“科学” 分类下的文章
精神、生命与药物的关系
by kosmos on 4月 24, 2009
如果把人的生命体彻底看作是一个物理体制,那么维持这个物理体制最佳状态的,无疑就是它本身处于健康高效状态,这么一个健康高效状态的维持,以我们的经验,可以料想,有一个必需前提,就是精神很强健,足以驾驭其情绪、心理、生活习惯、甚至对事物的认知等等在日常都总能保持好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精神的强健,就是天下最好的药物,依靠自有能力的药物。
次之,如果这个物理体制的这里那里的某些地方出了点问题,导致其达不到最佳状态,不管是哪里出问题,例如心理、情绪、认知、身体…假设,我们都有相应的药物,可以有纠偏的药效,这大概就是药物学家终极的梦想了,现在是假设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籍由相应药物,让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药物所实现的效果,和依靠自主精神所实现的效果,相比而言,哪种更受到我们的偏好?
我相信,选两者的各有其人。很简单,我今天心情不好,有人乐意通过自我调节,通过精神修养的功夫来调节,而恢复好心情;有人肯定更乐意吃一粒小蓝片,吃下去,就心情灿烂如春日了,何苦自己来琢磨?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通过药物,能够超出寻常地增强某项功能,比如,记忆力,不能否认,某些生理机制单纯的功能,是有可能籍由药物,获得特别的增强,最简单的,例如欣快感,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被称为毒品的药物,就确实能够极大增强这种感觉。这里的问题是,我们是籍由自身的功能训练而增强,还是籍由药物来增强,哪种更受到我们的偏好?
我相信,选两者的同样各有其人。
批判中医的很多,批判西医的却难见,医学生们学医,以背功著称,几乎从未有过科学分析。所以,需要平衡一下,打算逐步写一个西医批判系列,信笔而下,难免出错,欢迎拍砖:)
西医的批判,从病理学开始,然后,是药理学。柿子捡软的捏,因为生理学无所谓批判,对的、错的、不完善的,自有实验的准则,求的只是一个仔细观察加正确描述,数量演算则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境界。
病理学则不然,即使现象看清楚了,认识的方法错了,仍然会做坏事,导致不良的后果,因为,病理学是为临床治疗服务的,最终错误后果得由患者承担。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决定了,其未知远比已知更为重要。
所以,这里我更关注的是,在已知的边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未知的可能性问题。
分子、细胞层次:
物流问题,是一个比较好数量化研究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经济学问题。
物流的核心问题,就是优化结构以降低成本。
假设一个小区,100户,都去一个中心超市购物,每户每天购物一次。每户到该超市的平均往返时间是10分钟,那么每天为了满足该小区的购物消耗是1000(分钟×户)。
对于上述物流事件,假设换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网购。超市只派出一个人,负责派送这100户的购物订单,假设换成这个方案后,达到满足每户需求所需要的购物物
流消耗仍然是1000(分钟×户),显然这一个人是提供不了的,因为即使他每天工作10小时,也只能提供600(分钟×户),因此,可能需要两个人。
但是,这里有一个几何问题,就是只要这个小区的户的位置分布不是特别稀疏,那么由一个人来遍历每户,其所消耗的购物物流消耗,将小于1000(分钟×户)。这个稀疏度的临界值是可以定义和计算的,而中国居民的一般情形,都是比这个临界值拥挤得多。
这就导致了,该送货员每次出去送货,可以携带多户的所需货物,而不是每次只携带一户货物,而不得不每次都必须在一户与超市之间往返。
这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确实是,那些快递员们呼啸而过,摩托车上堆满了货物。因为快递公司绝对是有一个优化程序:每个快递员负责一个区域的送货。
这就是网购何以物流费用低的原因,其中关键原因,就是互联网的信息处理能力优化了物流结构,同时,人力资源的具备,也使得这种物流结构得以实现。
整体的结果,就是这个社会所花销的购物物流消耗,在降低。
今天的《Science》上出现一篇文章:The Automation of Science。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和剑桥大学科学家们开发了机器人亚当,他成功地完成了一项有关酵母基因组的实验。实验中,他可以独立做出假设,展开实验验证,并得出实验结果。
领导这项研究的罗斯·金说:“生物有机体很复杂,进行生物实验需要把细节尽可能记录下来,对一些人类科学家来说,这非常困难,但对机器人科学家而言则轻而易举。”via:科学网
亚当似乎很适合做这种繁琐的生物实验工作。:)科学家们的下一步计划是设计机器人科学家夏娃,帮助他们筛选抗疟疾、血吸虫病等疾病的新药。
其实称他们为“机器人实验员”更确切一点。
同一期中还有一篇文章叫:Distilling Free-Form Natural Laws from Experimental Data。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们编制了一个程序,可以通过分析一些物理系统,比如简谐振子,混沌双摆等,自己提炼出一些规律,比如动量守恒之类。利用在简单系统中发现的规律,在更为复杂的系统中“发现”规律的速度就加快了。
也谈科学中的政治正确
by kosmos on 3月 24, 2009
平衡一下前面的文章,呵呵。
所谓政治正确,就是强规范。
规范性的研究,同样是科学的一部分。对这个问题,信息科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rbert Simon有过很好的阐述。在科学尚无力进行好的实证分析,而又不得不面临行为选择的领域,人类最好的选择,是依据一些理性判断,竖立一些最高利益,在这样种种前提之下,设立强规范。然后从此强规范出发,来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这就是科学所遵循的政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