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批判

by kosmos on 4月 17, 2009

批判中医的很多,批判西医的却难见,医学生们学医,以背功著称,几乎从未有过科学分析。所以,需要平衡一下,打算逐步写一个西医批判系列,信笔而下,难免出错,欢迎拍砖:)

西医的批判,从病理学开始,然后,是药理学。柿子捡软的捏,因为生理学无所谓批判,对的、错的、不完善的,自有实验的准则,求的只是一个仔细观察加正确描述,数量演算则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境界。
病理学则不然,即使现象看清楚了,认识的方法错了,仍然会做坏事,导致不良的后果,因为,病理学是为临床治疗服务的,最终错误后果得由患者承担。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本身,决定了,其未知远比已知更为重要。
所以,这里我更关注的是,在已知的边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未知的可能性问题。

分子、细胞层次:

    * 基因
    * 细胞信号系统,细胞组织损伤和修复,细胞适应
    * 细胞生命周期
    * 毒性,自由基

在这个部分,主要讨论【还原论的问题】。

基本疾病过程:

    * 水、电解质代谢
    * 酸碱平衡
    *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氧
    * 发热,炎症
    * 各个层次的应激反应
    * 休克
    * 肿瘤

在这个部分,主要讨论【系统的现象与系统的调节】这两者的关系的问题。

器官层次:

    * 神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呼吸系统
    * 消化系统:胃、肝、肠道,胆、胰。
    * 泌尿系统:肾脏
    * 生殖系统
    *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凝血与抗凝血
    * 传染病


在这个部分,主要讨论【器官的分界与关联在哪里】。

 

何谓疾病?

 

首先,我给出疾病的严格描述性定义,而非判据性定义:
从分子层面开始,一直到个体之整体层面,任何一个生理过程,无论是多肽的折叠,还是因焦虑而导致的肠胃应激反应,都可以有相关的生理指标,所有这样的生理指标构成指标集P。
假设指标集P是有限集,当然,即使是无限集,也不影响目前的处理。
那么P的元素有n个,则该n个元素可以构成n维空间,即使其中有些指标pi不是标量,而是其他数量形式,也不影响目前的处理。
那么,一个个体在每个时刻所处的生理状态,就是该n维生理状态空间的一个点。
一个个体在其生命周期中,所有被称为健康的点,构成一个健康集,该健康集在每个维度的交截面上,实际上,都还存在一个包含该交截点的冗余区间,比方说,你此刻的心率是每分70次,实际上,此刻如果你的心率是90次,或者是60次,都不影响你此刻的状态被称为是健康的。
显然,各个指标之间存在极端复杂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无法给出某个单一指标的独立冗余区间。考虑到这种相关性,我们可以定义每个指标的相关冗余区间,即受到其他指标约束的冗余区间。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存在一个集合,是包含健康集,并把它作为真子集的,该集合由每个指标的冗余空间支撑而成,名之为冗余包界。

有了以上词汇,就可以做如下定义:

一个生命个体的生理状态,存在其相应的冗余包界。一旦该个体的状态位置,超出该冗余包界之外,就可以称该个体为疾病状态。

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有效地研究医学问题:寻找冗余包界的构成,分析人体超出冗余包界的原因,寻找调整人体回到冗余包界之内的方法。

按照前面对于冗余包界的定义,显然,要得到一个可以工作的冗余包界,是不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可以去搭建适应于各种场合的临时的、可工作的简单冗余包界。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可以省略掉几乎绝大多数指标,而只挑选一些在我们的研究场合里最主要的一些指标,来搭建个体生理状态空间,及其简单冗余包界。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意识到,这只是简单形式,从而谨慎考虑其局限性。

 

基因

旦我们认识到基因对于整个生命的意义,以下的观念就很自然了:

“疾病是体内细胞变异的表象,细胞变异是细胞内基因受损的表象”,因此,一切疾病都可以被认为是基因病。

但是,这个观念只涉及到事情的一少部分。
那就是,这个表述图像的因果链是破碎的。
何以故?
说到底,所谓基因,只是人体的信息载体,在人这个生命体制当中,信息,只是一个环节,尽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绝对不是整个生命体制当中,所有因果链的头端。
原因很简单,人的生命体制,绝对不是一个单一因果链,甚至也不是一个因果网络,其极端重要的属性是,层次结构

基因所在的层次,是信息的储存、复制、转录、翻译等等事件,这个层次上的角色,是DNA、RNA、多肽、蛋白质等等。
如果我们只是考虑这个层次上发生的事件,我们必然几乎无法单独让每个事件真实发生和进行。
例如复制,即使我们采用化学的观念,首先在一个合适的溶液环境里面,配上足够的酶,足够的DNA单体,和DNA母链,然后作为一个生化反应的DNA双链的解链和复制就开始了?
显然我们还需要更加接近真实细胞环境的装配环境,才能使得那些被我们装配而发生的事件更加逼真,而我们成熟的分子生物工程,则是利用了现成的生命体制:病毒、酵母、线粒体、…来作为我们装配这些事件的工具和环境。
所以,我们体外实验(in vitro)技术的进步,结果就是我们能够越来越逼真地装配出真实细胞环境,从细胞培养到组织培养,到器官培养,到动物实验。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自觉地在增加人工装配体系的层次。
也就是说,我们承认,生命事件的人工装配,同进化的设计一样,也必须引入多个层次,才能更接近真实的生命事件。
这也就是说,我们承认,一个单一的生物大分子层次,并不构成作为一种涉及到器官层次、足够大范围的生理状态变化的疾病的因果链源头。

更多在:http://kosmos.cn/

 

 

 

Leave your comment

Required.

Required. Not published.

If you hav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