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人类文明:简短的历史回顾

by focuscope on 4月 6, 2007

选自《频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第三章

…没有人知道,引起这次灾难和社会动乱的直接原因是地球大气层的组成成分有了变化,是1815年春天印度尼西亚松巴瓦岛上的坦博拉火山不寻常的一系列爆发的结果。
…历史上有记录的大型火山爆发的长期影响对人类的启发有三个重要方面。首先,它显示出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近 10000年以来的通常稳定的气候状况。第二,它说明冲击世界某个地方的悲剧可能由距离遥远的世界另一角落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第三,它表明人为地对地球气候型态作突然而巨大的改变会引起的破坏性结果。

《频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
Earth In The Balance (美)阿尔·戈尔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网上阅读全书:http://earth.zsu.edu.cn/shownews.asp?newsid=642

从被称作“没有夏天的一年”的1816年开始,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三年的革命激情。法国政府倒台,保守的黎塞留公爵应邀组织新政府。在许多城市,犯罪事件像瘟疫一般蔓延,史无前例,各国政府都极力挣扎以维持社会秩序。瑞士人简直要被犯罪活动的浪潮淹没了。甚至自杀数字也急剧上升,不少妇女因杀婴罪被处死。

《暗物质》与卢刚事件回顾之重提

by focuscope on 4月 4, 2007

毫无疑问,科学家关心研究,但是一般公众则关注科学家作为社会一份子的生活,外加他们的研究与思想。而且滑稽可笑的是,公众往往是先了解了科学家本人,然后才开始思索,mmm,也许我也应该了解以下他的高见,因为他是如此有趣的人物。

这就是为什么,2004年当我第一次听说旅美导演陈士争,要将1991年发生在衣阿华大学的卢刚杀人事件搬上荧幕时所浮现的由衷的佩服。人文学者关心每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幸,何况是不断给我们的观念和知识带来革命的科学家。

作为一个出生在60年代末,成长在80年代的中国青年,我和卢刚一样见证和了解那一代人曾经有过的梦想与无奈。更了解80年代初期科学的春天带给中国青年的美好憧憬,以及很多年之后,我们才醒悟过来的过正之虞——“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结果是我们忽视了作社会会个体的人,本身最为重要的东西。我将这些东西总结为:爱、尊重、服务精神。没有这三个人格中的支柱,再专业的人也是一座人格的危楼,成就越高,倒塌时就越发不可收拾。

所以,在此再贴一个本人旧贴。

《暗物质》与卢刚事件回顾 – [2004-07-06,yunnan.blogbus.com]

一个星期以前,通过《北京晨报》获知梅丽尔·斯特里普将和刘烨共同主演一部名为《暗物质》的电影,该影片故事取材于13年前震惊全美的“卢刚事件”。故事里有中国和美国,血腥与暴力,太空物理学博士,而且是真实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无论对大洋两岸的中国人,还是对好莱坞无疑都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题材。我折服于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的眼光与勇气。

再说咖啡夜谈,从《自然》杂志2005年的一篇小文章说起

by focuscope on 4月 4, 2007

新知客,智慧并娱乐

这是2005年5月份,在准备《新知客》的样刊是写的一篇旧文字,没有想到在科学传播这个话题上,城内的人(专业科学工作者)和城外的人眼中的风景依旧迥异。也罢,我们置身的位置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而角度不同,自然景观也就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我希望科学不要仅仅成为科学家的科学。因为科学今天太成功,科学今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如此深远,科学与以前所有的人类关于世界和自己的学问相比无疑是显学中的显学。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科学过去是,而且将来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今天我们关于世界和存在极为精确而有效的语言,但它不是唯一的语言。而且它的源头与未来都都与全体人类个体,与人类文明的荣枯休戚相关。

由咖啡夜谈想到的 – [2005-05-29 http://yunnan.blogbus.com]

[ 随笔 ]
  没有人会否认,现代化使我们置身于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里。人类个体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这个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社会学》前言中举了个喝咖啡的例子:他说:“一旦喝了一杯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它“把地球上一些最富裕和最贫穷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寻找宇宙的第一缕曙光

by focuscope on 4月 3, 2007

从2005年10月开始就想就“探测宇宙的第一缕曙光”(武向平语)这个话题采访武向平研究员。今年2月间偶然联系上了武先生,说正好要去新疆观测地,说等到回来之后再联系,并告知了秘书的邮箱。春节之后,再联系就再也没有音讯了,电话都能打通,不过就是没有人接听。

此前,为了“中国式变暖”的文章,想采访一位气象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正好是朋友的姨夫。一开始很高兴,过了一个礼拜,老先生回话:我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而且我从来不接受采访。的确,身为70多岁的老人,我没有权利去苛求他的配合,何况,朋友告诉我,他退休之后还在积极投身科研,退而不休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用这个理由来拒绝媒体和公众眼巴巴的请求,别说科学传播无法做好,科学与社会也要从此脱节了。

后来,与朋友聊天的时候知道:在科学家的圈子里,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是:如果此人过于热心与公众和媒体沟通,一旦被同行定位为“科普家”而不是“科学家”,那么他在科学共同体内的地位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他将很难获得科学研究资助——这对于任何吃体制内俸禄的科学家而言真是致命的软打击。所以,如果真的是专家,而且是领域内量级的“腕”,对于媒体要有距离不是没有现实的考量的。

礼拜天在FM89.6Mhz

by focuscope on 4月 1, 2007

礼拜天晚上去FM89.6和主持人苏洋一起谈起了《新知客》4月份的封面文章:中国式变暖。在旅游时尚广播电台的《城市档案》节目谈全球变暖显得太沉重了点。所以只好避重就轻。和专家相比,和关心环境问题的人士相比,一般民众对于全球变暖和中国的关系又有多大兴趣呢?在做节目的过程中,这个疑问一直在我的心里嘀咕。

我一直认为电台是城市的灵魂,而城市给予现代人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几乎一切,唯有休闲和娱乐,以及亲近自然这方面是城市无法满足的。所以都市人需要每年离开城市,远足旅行。否则,并会忘记城市所有的一切也都是自然的恩赐,而非人类能够自己全力操控。

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时尚广播,还有旅游卫视,还有地理杂志都在为城市人和现代人提供一种远离城市的庇护所。但是和电视与杂志相比,电台是更能灵活地让人获得短暂的逃避的更加有效的办法。一首歌就是一段心情,一个人听着主持人絮絮叨叨的播报,世界变得亲近和简单,更重要的是,由于声音以最低的代价,避免过分生硬地介入我们的私人的小空间,从心理上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是现代人非常严重的心病。

如果想了解节目的情况,可以访问:www.radio369.com,收听广播,我每个礼拜六,7:00pm-8:00pm都会作为嘉宾主持人参加。
关于性格分析的节目内容可以访问:http://blog.sina.com.cn/u/4b1fa969010007w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