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分类下的文章
节肢动物版的链锁囚犯
by Matrix on 10月 11, 2008
10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了一项新发现
如图
这种生活在寒武纪早期的节肢动物之间形成了一列坚固的锁链(上图),每列包含大约20个个体。化石显示相邻的动物之间(下图),前一个动物的尾巴插入了后一个的甲壳内。科学家尚不清楚锁链的功能。
化石的发现地点是中国云南著名的澄江动物群遗址,论文第一作者是云南大学的科学家。
2008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by mile on 10月 8, 2008
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三名美国人,以奖励他们在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上的贡献。他们每人分得了1/3的奖金,分别是来自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的日裔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以及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GFP是一种在395nm的激发光下可以释放出绿色荧光的蛋白,现已广泛的应用于生物以及医学研究。该蛋白可以表达在真核细胞中,在和其他基因融合表达的情况下,可以活体示踪目的蛋白的定位以及活动,并且由于在真核生物中不存在这类蛋白,因此不会产生其他的附加功能,而影响导入的细胞或者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其中日裔科学家下村修首先在水母中发现该蛋白;Martin Chalfie则发展将GFP引入真核动物细胞(线虫)中,促进了大家对GFP的功能的认识;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改造了GFP,使得它可以在不同的激发光下发红蓝等各色,并且更加易于使用,大大扩展了此类蛋白的应用。
08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小故事
by mile on 10月 6, 2008
下午5点30分左右出来的结果。一看是HPV以及HIV,心中暗想:“原来HIV还没得过炸弹奖啊?”是不是因为一直在谁第一个提取发现了HIV上存在的广泛争议才导致颁奖搁置了呢?
这中间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发现HIV病毒的领域内有两个大牛,一个就是此次得了诺奖的在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另外一个则是和Montagnier争吵了几十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Robert Gallo。上世纪80年代,正是对于病毒导致的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寻找貌似无解神秘的AIDS的致病原因就成了研究的热点。Montagnier君1982年在巴黎一位临床医生的建议下,开展对AIDS的研究。这位临床医生其实为Montagnier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差不多指明了他大的研究方向。这位临床医生不仅具有宝贵的病人样本,他还直觉认为导致AIDS的原因就是一种叫retrovirus(反转录病毒)的东西,这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针对病毒的不同类型,就可以采取分别的研究路线,大大节省研究的时间。而此时,Ms Barre就在Montagnier的实验室里工作。1983年,他们的group首先发现了可引起AIDS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发表在Science上。这也就是今年诺贝尔奖授予他们的主要原因。一篇文章,两个人得诺奖,很Hi很效率吧。
而这次诺奖最大失意的Gallo君则在晚一年在Science上发表了4篇文章,来论证AIDS发病的原因是HTLVIII(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II)。这个工作按理说也是相当重要的。LAV和HTLVIII都属于HIV家族。
有没有人对生命的分子进化感兴趣?
by redondoself on 10月 3, 2008
可以浏览http://www.exploringorigins.org/这个网站。
基于“RNA世界”假说,从RNA分子从自折叠、自我复制、clay介导的RNA多聚化,到脂质分子的起源,自组装成脂质泡(双层脂分子形成的膜自发融合产生vesicles),脂膜的上脂分子运动活跃,脂质泡可以“生长”,最后由RNA和脂质分子组装成最原始的细胞。这些动画给我们提供了一副早期地球上生命诞生之初的分子进化图景。
作者简介:Animations and illustrations were made by Janet Iwasa, a 2006-2008 NSF Discovery Corps Postdoctoral Fellow, in collaboration with Jack Szostak and his laboratory at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nd the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m at the Museum of Science. Movie narration was kindly provided by Tony Bell.
我已经转载到自己的博客上了,也欢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