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诺贝尔化学奖的号外故事-遗憾的天才

by mile on 10月 12, 2008

诺贝尔化学奖颁出已经过去好几天了。现在媒体上一片大热的是钱永健的事迹。因为他有一个中国名字的姓,因为他是钱学森的侄子,这就是我们可得安慰的兴奋点。殊不知人家根本认为和中国没关系。我们的大国心态啊,这一样是一种自卑阿Q的心理,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研究才是“有前途的”。日本人在今年的大热,岂不是他们长期的重视科学厚积薄发的结果?以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经济一样,喊喊口号举国一下就上来了,还真是不现实的。

GFP作为生物医学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饶毅的文章里已经有很好的阐述了。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工作中极其常用的示踪标记的分子了,结合新近发展的活体成像技术,可以说实时动态的观察生命体内的生物学现象已经变为可能,生物研究也从“死”物走向“活的”真正的”生”物。

2008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by mile on 10月 8, 2008

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三名美国人,以奖励他们在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上的贡献。他们每人分得了1/3的奖金,分别是来自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的日裔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以及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GFP是一种在395nm的激发光下可以释放出绿色荧光的蛋白,现已广泛的应用于生物以及医学研究。该蛋白可以表达在真核细胞中,在和其他基因融合表达的情况下,可以活体示踪目的蛋白的定位以及活动,并且由于在真核生物中不存在这类蛋白,因此不会产生其他的附加功能,而影响导入的细胞或者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其中日裔科学家下村修首先在水母中发现该蛋白;Martin Chalfie则发展将GFP引入真核动物细胞(线虫)中,促进了大家对GFP的功能的认识;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改造了GFP,使得它可以在不同的激发光下发红蓝等各色,并且更加易于使用,大大扩展了此类蛋白的应用。

New Bay of Life Sciences

by mile on 10月 6, 2008

Boss的桌上放着一本小册子,一看,写着《美国著名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调查分析报告》,乃是信息中心编制的,为生科院发展提供借鉴。以在加州生物谷的三个著名研究所—Burnham医学研究所,Scripps研究所和Salk研究所为例,分析了他们的创立发展和壮大的经过。我有个师兄去年去了Salk,我之前一直以为Salk就是UCSD下面的一个institute,那天同他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看来我对本行业的情况了解是很可怜的。看过这本小册子,我也knowledge+1了。

粗粗比较了一下,看上去Scripps研究所的实力和经费是最强的。 三个研究所里,它规模最大,总共有3000多人,教授270名,postdoc有800多名,3位nobel winner。最显要的是,他的经费来源并不过分依赖于NIH的grants。它们很早就开始了与工业界的合作发展。1982年,他们与强生公司开展合作,签署了长达15年的合作协议,涉及金额1000万美元 per year;在1985年,他们又与PPG工业集团商业结盟,研究所获得巨大的扩展。1986年,它从NIH获得3900万美元的资助后,就成了全美最大的私立“独立,非赢利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此后的1992年,Scripps研究所与瑞士制药企业Sandoz AG达成10年3亿美金的合作协议,从97年1月起,Sandoz AG开始资助Scripps研究所,并获得Scripps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优先转化权。2003年,佛罗里达州邀请Scripps研究所在Florida南部的棕榈滩(Palm Beach County)建立第二个研究所(第一个是Burnham在佛罗里达建立的分支机构,位于Lake Nona, Orlando, Florida,工程将于09年初竣工,计划10年内招聘300名scientist)。

08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小故事

by mile on 10月 6, 2008

下午5点30分左右出来的结果。一看是HPV以及HIV,心中暗想:“原来HIV还没得过炸弹奖啊?”是不是因为一直在谁第一个提取发现了HIV上存在的广泛争议才导致颁奖搁置了呢?

这中间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发现HIV病毒的领域内有两个大牛,一个就是此次得了诺奖的在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另外一个则是和Montagnier争吵了几十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Robert Gallo。上世纪80年代,正是对于病毒导致的疾病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寻找貌似无解神秘的AIDS的致病原因就成了研究的热点。Montagnier君1982年在巴黎一位临床医生的建议下,开展对AIDS的研究。这位临床医生其实为Montagnier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差不多指明了他大的研究方向。这位临床医生不仅具有宝贵的病人样本,他还直觉认为导致AIDS的原因就是一种叫retrovirus(反转录病毒)的东西,这非常具有前瞻性,因为针对病毒的不同类型,就可以采取分别的研究路线,大大节省研究的时间。而此时,Ms Barre就在Montagnier的实验室里工作。1983年,他们的group首先发现了可引起AIDS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LAV(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发表在Science上。这也就是今年诺贝尔奖授予他们的主要原因。一篇文章,两个人得诺奖,很Hi很效率吧。

而这次诺奖最大失意的Gallo君则在晚一年在Science上发表了4篇文章,来论证AIDS发病的原因是HTLVIII(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II)。这个工作按理说也是相当重要的。LAV和HTLVIII都属于HIV家族。

面对徐荣祥,科研第一线的声音在哪里?

by mile on 12月 18, 2007

首发中科院生命玄机bbs

前有“解放军生物医学研究院”“中国生物基因研究院“之流大打高科技生物的幌子大行欺骗之术,这会又有这位大牛喊出惊世骇人的理论,“人类长生时代即将到来”“人活300岁”甚至研制什么“长寿食品”,俨然徐福再世,令人大大诧异。

难道我们在实验室倾尽心力搞的东西早就过时落后了?“桃花源内”“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巧没有太多精力去具体看徐先生抛出的理论,并且据说他的理论一般人理解不了–但是仅仅从一些新闻还有他的博客上的一些“宣言”来看,依我也差不多7-8年的生物学专业了解,我觉得炒作的成分,十有八九。这个号称用非常规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美宝环球集团总裁”常有惊人之论,这次“日美”的非干细胞诱导成干细胞的文章发表,和他之前号称的什么干细胞克隆有些许关系,更是添加了这个徐大科学家的气焰,只见在报端上频见他忙碌的身影:“声明:为了生命科学和民族的尊严”“为了科学尊严的国际声音”又是飞到美国打“官司”,热闹的厉害。
这样一位开着自己公司的盈利性的“科学家”,用别人“听不懂看不懂的理论”论证自己的研究成果,又行走在干细胞这个世界科学的前沿,目的是什么?动机又何在?是不是值得大院内的我们,比一般人多一些相关知识武装的人站出来发出声音呢?
看到他的博客里的留言,是一片赞誉之词,热心网友粉丝甚至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对徐的夸夸其谈大加追捧,不知道是不是于他不利的言论都已经删掉了,我们怎么发声?我们应该怎样表现我们的社会责任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