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为 “杂志” 的文章

超导特刊

by Yan on 4月 6, 2011

100 年前,荷兰物理学家 Heike Kamerlingh Onnes 和 G (…)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科学新闻杂志

by Yan on 1月 23, 2009

一份新杂志,主编是这么介绍它的:

《科学新闻》(双周刊)是一份服务于科学界核心人群的新闻杂志。其核心读者群为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尤其是那些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及其博士研究生。

这篇《从国际到国内:科学新闻路线图》,帮我理清了不少疑惑。

火星登陆器的意境

by 同人于野 on 6月 1, 2008

凤凰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北极,所有媒体都要报道一下,就好像汶川地震,所有公众人物都要表个态一样。说到科学报道,我觉得至少存在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知道不知道”。也就是说这个科学事件发生了,你们报纸,或者你们网站,报道了没有。这个追求是对广度的追求。现在国内很多媒体都有了专门的科学版,报道一些最新的科学发现,而不像以前所谓的科学报道都成了(主要跟健康有关的)科普报道,或者UFO什么的。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不理解”。也就是说光报道不行,你得能把事情说清楚,至少要说对。现在的科学记者越来越专业化,很多都是原本学科学的出身,再加上专业选手偶而客串,在这一点上也是越来越有进步了。这个追求是对深度的追求。

第三个层次是”好看不好看”。说了,说对了,还不够。还得说的好看。好看才有读者。在这一点上国内尚有欠缺之处,国外的,纽约时报等等的报道就很通俗易懂,而且能把最有意思的思想传达出来,然读者看完产生智力上升的感觉(或者错觉)。这个追求是对浅出的追求。

时代周刊,每周一期,它不可能跟人比科学报道的广度。等读者拿到杂志,可能早在网上看过这个探测器着陆的新闻了。作为薄薄的一本综合性杂志,它也不可能追求报道的深度,要看深度报道不如去看专业杂志。

时代周刊对火星探测器着陆的这篇报道,已经达到了对意境的追求。

另一本科学人文类杂志

by sinophysiker on 10月 11, 2006

新知客杂志。网站做还有待加强。

算是新发现(网站)之后另一本国内出版的科学人文类杂志,可以关注一下。正式的话9月份是第一期。

目前国内这两本杂志都算是舶来品,新发现来自法国,新知客来自于贝塔斯曼媒体集团下属的古纳亚尔出版公司,两本杂志内容都有相当大的比重来自于欧洲的母本杂志,前者一半以上内容源于法国杂志Science et Vie,后者由于母公司出版的杂志相当多,所以有更多的欧洲杂志文章来源可供选择,包括德国的PM magazine,意大利的FOCUS,西班牙的MUY INTERESANTE等等,当然中文杂志的洋名用的是Focus,以前PM和Muy interesante也都考虑过,后来用了Focus估计是因为这个词看起来更明白一点。这些杂志基本上都是欧洲最老牌的科普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