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

by Yan on 2月 9, 2008

祝大家新年快乐!你们还在吗?

最近一段,因为个人事务繁多,没有打理格致。格致也日显冷落,觉得很过意不去。

希望新的一年里能有所变化。

《科学美国人》关于科学 2.0 的文章

by Yan on 1月 16, 2008

Science 2.0: Great New Tool, or Great Risk? 这是文章的题目,有兴趣的可去看看。文章的话题,比如:科学界对 blog,wiki 等 web 2.0 技术的接纳利用;开放研究,等等,格致上都有过涉猎。读完这篇文章,唯一的感触是:科学界的惯性真大。

这篇文章的主要亮点是:它其实还是草稿,作者鼓励读者评论,他会根据这些反馈改进,正式的印刷版本要在几个月后才出来。作者把这种过程叫“networked journalism”。

为火星宇航员开发星际“第二人生”

by Yan on 1月 10, 2008

A very interesting article from 环球科学.

NASA的一组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的通讯方式,让首批登陆火星的宇航员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星际三维虚拟世界,与他们的家人、朋友和NASA保持联络。

如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真的启动为期800天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那些宇航员们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除了寒冷火星上的严苛环境以外,还有他们远离地球时不可避免将要经历的孤独感。

在乘坐飞船航行180天,环绕太阳系半圈之后,这些宇航员将在火星表面首次目睹火星日落的壮丽奇景:渐渐变暗的微褐色暮光中,繁星一颗颗显现。远在4亿千米以外的地球,像一颗闪亮的蓝宝石,闪耀在夜空之中。这些宇航员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而这样的日落,他们还在要火星上经历500次。

不过,NASA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治疗这种星际孤独的良方。就在航天工程师们还在为火星任务设计战神号火箭之时,NASA的一批更加乐观的研究人员,已经在测试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了。他们认为,这些技术可以让首批火星宇航员与他们留在地球上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在一个取材于“第二人生”(Second Life)或“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的三维虚拟世界中共同生活。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首席知识构架师珍妮·霍尔姆(Jeanne Holm)说:“我们想让远征勇士们能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家里保持联系,他们可以和家人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帮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跟地球上的同事们一起分析最新的发现。”

ITER 项目,中国将投入 100 亿

by Yan on 1月 8, 2008

ITER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有个俗称叫“人造太阳”。最近传出消息说,中国将投入 100 亿人民币,占各国总投资的近 10%。

令人关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建设工程今年启动,我国科研人员将根据“采购包”的要求,制造各类部件,运往实验堆所在地———法国卡达拉舍。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东方科技论坛上获知的消息。

  论坛上,ITER(“人造太阳”)计划中国办公室副主任罗德隆告诉记者,我国在2003年加入了ITER计划谈判,最终承担占总投资近10%的费用,即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包括约50亿元人民币的工程建设费。尽管投入巨大,但我国将享受该计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知识产权,培养一大批该科研领域人才,为我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提供捷径。链接

要了解 ITER 项目,可去它的中文网页。格致上以前关于 ITER 的帖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ITER针对 ITER 的批评

参与 ITER 就像风险投资一样,可能获得暴利,也可能打水漂。

黑洞 flash

by Yan on 1月 7, 2008

漂亮的黑洞 flash 演示。

全屏

via: mo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