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为 “物理” 的文章

〈转载〉朝闻道 (3)真理祭坛

by yecaome on 7月 24, 2007

真理祭坛
  人们是这么称呼那个巨大的半球体的,它的直径五十米,底面朝上球面向下放置在沙漠中,远看像一座倒放的山丘。这个半球是排险者用沙子筑成的,当时沙漠中出现了一股巨大的龙卷风,风中那高大的沙柱最后凝聚成这个东西。谁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东西使大量的沙子聚合成这样一个精确的半球形状,其强度使它球面朝下放置都不会解体。但半球这样的放置方式使它很不稳定,在沙漠中的阵风里它有明显的摇晃。
  据排险者说,在他的那个遥远世界里,这样的半球是一个论坛,在那个文明的上古时代,学者们就聚集在上面讨论宇宙的奥秘。由于这样放置的半球的不稳定性,论坛上的学者们必须小心地使他们的位置均匀地分布,否则半球就会倾斜,使上面的人都滑下来。排险者一直没有解释这个半球形论坛的含义,人们猜测,它可能是暗示宇宙的非平衡态和不稳定。
  在半球的一侧,还有一条沙子构筑的长长的坡道,通过它可以从下面走上祭坛。在排险者的世界里,这条坡道是不需要的:在纯能化之前的上古时代,他的种族是一种长着透明双翼的生物,可以直接飞到论坛上。这条坡道是专为人类修筑的,他们中的三面多人将通过它走上真理祭坛,用生命换取宇宙奥秘。

〈转载〉朝闻道 (2)真空衰变

by yecaome on 7月 24, 2007

真空衰变
  在绿色草路的尽头,朝阳已升起了一半,它的光芒照花了人们的眼睛。在这光芒中,有一个人沿着草路向他们走来,开始他只是一个以日轮为背景的剪影,剪影的边缘被日轮侵蚀,显得变幻不定。当那人定近些后,人们看到他是一名中年男子,穿着白衬衣和黑裤子,没打领带。再近些,他的面孔也可以看清了,这是一张兼具亚洲和欧洲人特点的脸,这一点在这个地区并没有什么不寻常。但人们绝不会把他误认为是当地人,他的五宫太端正了,端正得有些不现实,像某些公共标志上表示人类的一个图符。当他再走近些时,人们也不会把他误认为是这个世界的入了,他并没有走,他一直两腿并拢笔直地站着,鞋底紧贴着草地飘浮而来。在距他们两三米处,来人停了下来。
  “你们好,我以这个外形出现是为了我们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不管各位是否认可我的人类形象,我已经尽力了。”来人用英语说,他的话音一如其面孔,极其标准而无特点。
  “你是谁?”有人问。
  “我是这个宇宙的排险者。”
  这个回答中有两个含义深刻的字立刻深入了物理学家们的脑海:“这个宇宙!”
  “您和加速器的消失有关吗?”总工程师问。
  “它在昨天夜里被蒸发了,你们计划中的试验必须被制止。作为补偿,我送给你们这些草,它们能在干旱的沙漠上以很快的速度成长蔓延。”
  “可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加速器如果真以最大功率运行,能将粒子加速到10的20次方电子伏特,这接近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可能给我们的宇宙带来灾难。”
  “什么灾难?”
  “宇宙衰变。”

〈转载〉朝闻道 (1)爱因斯坦赤道

by yecaome on 7月 24, 2007

 作者:刘慈欣

  爱因斯坦赤道
  “有一句话我早就想对你们说,”丁仪对妻子和女儿说,“我心听位置大部分都被物理学占据了,只是努力挤出了一个小角落给你们。对此我心里很痛苦,但也实在是没办法。”
  他的妻子方琳说:“这话你对我说过两百遍了。”
  十岁的女儿文文说:“对我也说过一百遍了。”
  丁仪摇摇头说:“可你们始终没能理解我这话的真正含义,你们不懂得物理学到底是什么。”
  方琳笑着说:“只要它的性别不是女的就行。”
  这里,他们一家三口正坐在一辆时速达五百公里的小车上,行驶在一条直径5米的钢管中,这根钢管的长度约为三万公里,在北纬45度线上绕地球一周。
  小车完全自动行驶,透明的车舱内没有任何驾驶设备。从车里看出去,钢管笔直地伸向前方,小车像是一颗在无限长的枪管中正在射出的子弹,如果不是周围的管壁如湍急的流水飞快掠过,肯定觉察不出车的运动。在小车启动或停车时,可以看到管壁上安装的数量巨大的仪器,还有无数等距离的箍圈,当车加速起来后,它们就在两旁浑然一体地掠过,看不清了。丁仪告诉她们,那些箍圈是用于产生强磁场的超导线圈,而悬在钢管正中的那条细管是粒子通道。
  他们正行驶在人类迄今所建立的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中,这台环绕地球一周的加速器被称为爱因斯坦赤道,借助它,物理学家们将实现上世纪那个巨人肩上的巨人最后的梦想:建立宇宙的大统一模型。
  这辆小车本是加速器工程师们用于维修的,现在被丁仪用来带着全家进行环球旅行,这旅行是他早就答应妻子和女儿的,但她们万万没有想到要走这条路。

《仰望星空》科普系列征稿

by 大河 on 5月 24, 2007

《仰望星空》科普系列征稿
世界的尽头是什么,生命的长度有多少,我们不知道。我们很希望有位神仙姐姐站在世界的尽头,“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事实上,只有一个面目不清自称是上帝的老汉在那里自赏。当我们起身寻往那里的时候,老头儿屁颠屁颠儿过来了:
“嘿,你娃还一无所知呢!”
是呵,我们还不知道“一”,也不知道“无”,这不是已经上路了吗?就如弗郎荷费的墓志铭,“他接近了星星。”这群“一无所知”的人们醉心于天上的的星汉灿烂,天上的风云变幻。每一个深深的夜里,他们仰望着深远的星空,并把每一颗星的信息传达给地上的人们。
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那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把星空的信息传达给地上的人们,让更多的人来仰望星空”,这就是科普的意义。相信这么多人一道上路,风姿绰约的神仙姐姐终会忽然心动,于是五百年的呼唤等来她的一霎回眸。

关于科普:

科普就是科学,是赋予真正科学精神的科学,绝对不是小儿科,绝对不是仅仅把只是通俗化,决不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
科普不仅仅是流行,不只是取悦大众,决不是科学娱乐化;
科普需要给人以思考的空间,给人以启发

《仰望星空》定位:
经典的,耐人寻味的,能够流传下去的科普;

征稿具体操作:
1. 我们筹划作一个科普系列,先做物理科学专辑与生命科学专辑(人工智能领域整合到生命科学专辑);数学专辑亦在筹划中;
2. 文章要求:
 适合大中学生阅读,尤其适合高中生,专业深浅程度要控制好;
 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将请国内外有关专家进行审阅;
 语言尽量通俗,专业术语需要适当解释;

我为什么会成为一个Physicist

by zqyin on 4月 7, 2007

相应号召,我也写一篇短文吧。

我觉得自己选择物理是很自然的。小学时我就对自然这门课很感兴趣,还参加了自然兴趣小组,我记得当时的一个活动是记录天气情况,我天天用一个小本子做记录。小时候我的问题也很多,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

上初中时,开始学物理。当时我的成绩是全班最好的。老师上课所讲的东西我理解得很快,考试也是第一个完成。我记得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初中物理的演示实验器材,可以在家中做物理实验的。我让父母给邮购了一套。那段时间对这套仪器我很着迷,把里面的力学,光学和电学实验都做了一遍。跟其他物理成绩好的人一样,我也参加过物理竞赛。初三时在老师的辅导下做了不少竞赛题,顺利的通过了初试,然后去武汉参加复试。不过竞赛的成绩并不好,拿了个安慰人的三等奖。但不管怎么样,这些经历激发了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