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圈” 分类下的文章
课题组支出 20080611
by nanogroup on 6月 11, 2008
朗科U盘*7 王登龙 沈祥健 张晓禹 朱志海 郭艳东 马康立 刘红霞。
HP laserjet Q2612A 硒鼓*1 83676455 翔联 83370587 新天丽君 (已由杨师兄购)
HP laserjet Q2612A 灌墨一次
三菱 DVD -R 16x刻录盘 *50张
威宝 CD 刻录盘 *30张
暖水瓶 4个
高能物理实验室联手打造新的科学信息系统
by 格致 on 6月 10, 2008
原文:High-Energy Physics Labs Join to Build a New Scientific Information System
译者:葛韶锋
来源:奇迹
来自德国汉堡的消息:欧洲核子中心(CERN: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德国电子加速器中心(DESY: Deutsches Elektronen-Synchrotron)、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FNAL: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以及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 Stand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宣布他们将联合打造下一代高能物理信息系统INSPIRE(目前高能物理学界使用最多的学术搜索平台是SPIRES),这一系统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Large Hadron Collider)即将开启粒子物理学新纪元之前为全世界的科学家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性研究工具。
这一宣言是在第二届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信息专家峰会——五月二十、二十一日于德国电子加速器中心召开——上作出的。参加这一峰会的是来自以上四个实验室以及其它信息提供机构——包括康奈尔的arXiv网站以及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SAO: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美国宇航局(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共同建立的天体物理数据系统(ADS: Astrophysical Data System)——的代表以及一些主要的出版商。
Rolf-Dieter Heuer是德国电子加速器中心负责科研的主管,同时他已经被选为欧洲核子中心的新一任主管,他在会上发表演讲的时候说:“INSPIRE承诺将解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并将通过先进的信息发掘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细胞凋亡
by redondoself on 4月 24, 2008
i.gezhi.org
by Yan on 4月 22, 2008
Comsenz 发布了 UCenter Home,期待了一段时间了,赶紧找时间安装了一下。结果在 i.gezhi.org,名字暂时叫 i格致,觉得有点怪怪,将来也许会改改。
i.gezhi.org 是个什么东西呢?如果你玩过 Facebook,校内,或者海内,就明白是什么了。这样的网站叫社会性网站,可以帮助使用者维系和建立朋友网络;可以发布类似饭否,twitter 一样的迷你 blog;写日志,传照片;分享信息,讨论感兴趣的话题。
希望 i.gezhi.org 能成为格致主站的补充,那儿应该更随意,更轻松。
我呢,准备把平时看到的有趣,但没时间写成 blog 的科技新闻,分享在那儿。
更新:
1、在 i.gezhi.org 上建了个文献互助选吧。(我没有忘记去年的讨论。:D)
2、把格致主站上的论坛去掉了,因为它完全可由 i.gezhi.org 来代替。
3、更名为 iG 科技社区。
姬十三等人组织的科学松鼠会,启动了一个群体blog。
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多是科学作者、译者、编辑、记者。起松鼠会的名字,因为松鼠擅长开坚果,他们要为大众剥开科学坚果。他们写的 Blog 应该会很好看。
下面是姬十三写的介绍:
什么是松鼠?
这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属啮齿目松鼠科,喜欢并且擅长吃坚果。
什么是科学松鼠会?
我们认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容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就像松鼠,为人们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肉剥出来,让普通人也能领略科学的美妙。简而言之,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
我们是谁?
我们有来自《环球科学》、《新发现》、《新知客》、《新探索》、《牛顿科学世界》、《北京科技报》、《人与自然》、《新京报·新知周刊》等科普类报刊的科学编辑,有来自《三联生活周刊》、《财经》、《冰点周刊》的科学记者,有活跃在国内各大媒体科学版的多位资深科学作者和译者,也有许多拥有理科背景的科学写作爱好者。基本上,我们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对于科学传播有热情有爱。
我们做什么?
我们有一个内部论坛,聚在一起讨论交流;有一个msn群,及时传递信息。我们启动了一个群博,共同打造一份科学博客。我们还经常在线下聚会,一起讨论一起玩耍一起疯。
为什么要加入科学松鼠会?
我们是一个基于媒体写作而建立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