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圈” 分类下的文章

探索生命起源

by Yan on 10月 3, 2008

redondoself 推荐了这个网站:Exploring Life’s Origins。上面有很多动画视频和图片(可以下载),向公众介绍生命起源方面的研究与理论。网站的主要作者是哈佛大学的 Janet Iwasa

Mememoir: A Better Wiki For Science

by Yan on 9月 6, 2008

WikiGenes 是一个关于基因、化学物质、病理等等的 Wiki,它背后的系统叫 Mememoir。Mememoir 与 WikiPedia 背后的系统 WikiMedia 的主要不同在于,它着重集体写作的 wiki 文章的署名问题。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这个演示视频看到,文章中的每个词都链接到具体作者。WikiMedia 通过历史记录原则上也做到了这点,但没有 Mememoir 那么直观。除此之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引入了针对作者的评价系统。

Solidot 的介绍:

科学界的Wiki——Mememoir 是一个全新的 Wiki,目前以 WikiGenes wiki 的形式进行开发。Wikigenes (Mememoir )是一个基因信息数据库,由 MIT 的访问学者,瑞士人 Robert Hoffmann 开发。对学术界的科学家来说,著述是他们的生命。在 Wiki 发表学术文章短期内未必会对他们的职称有多大影响,但 Mememoir 多少可以让作者出众,另外,Mememoir 还可以让读者对作者及其文章打分。Mememoir 的开发者还寻求将 Mememoir 开源的可能,Robert Hoffmann 说,这是后期会考虑事,目前正集中精力运行 Wikigenes 项目。 “

视频版本的元素周期表

by Yan on 8月 22, 2008

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诺丁汉大学制作的一个网站 ,给元素周期表上每个元素配上一个视频讲解。

比如下面这个是 H

谁在评论科学论文?为什么?

by Yan on 7月 25, 2008

自然出版社在考虑开放 nature.com 上的评论功能。最近,他们拿到了 BioMedCentral (BMC) 5 年来网站上的评论数据,做了下简单的数据挖掘,得到一些不太激动人心的结果

从 2002 年 11 月至 2008 年 7 月,所有的 BMC 期刊得到来自 753 个用户针对 732 篇文章的累计 945 个评论。BMC 总共出版了 37916 篇文章,所以只有 ~2% 的文章得到了评论。

有三分之一的评论来自作者自己:提供补充材料,指出文中的错误,或者回答别人的评论。只有 8% 的人评论了不只 1 篇文章。

那评论的内容都是些什么呢?看下图:

虽然评论数量稀少,不过自然出版社的帖子指出,评论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多数对文章有所助益。“沙发、板凳”类评论只占到 8 %。

———–

这个结果不太激动人心,但也不意外,很容易理解的。

1、只有作者才会觉得有义务去更正错误,回复读者的评论,等等。
2、要评论一篇学术论文,需要花很多精力(不然审稿人们为什么老会拖很久才递交报告呢?),不像回复 blog/论坛帖子那么容易。
3、如果真地对某篇文章非常有兴趣,并且有想法,人们可能也不会评论,因为要保密。

OJS - 开放期刊系统

by Yan on 6月 23, 2008

Public Knowledge Project(公共知识项目)是北美(主要是加拿大)一些大学机构的合作项目,目的是探索新技术是否以及如何改进学术研究的专业和公共价值,blah blah blah ⋯⋯ 这些只是套话,我只是想提一下它开发的开源项目之一: Open Journal Systems(OSJ 开放期刊系统)。它是一个期刊管理以及发布系统,提供从投稿,审稿,到在线发表以及索引,同行评议期刊整个发行过程的解决方案。

OJS Features

1. OJS is installed locally and locally controlled.
2. Editors configure requirements, sections, review process, etc.
3. Online submission and management of all content.
4. Subscription module with delayed open access options.
5. Comprehensive indexing of content part of global system.
6. Reading Tools for content, based on field and editors’ choice.
7. Email notification and commenting ability for readers.
8. Complete context-sensitive online Help support.

因此,如果有搞一份比较正规的学术杂志的想法,至少软件是有了。虽然这种正规的学术期刊体系不够二(就是 2.0),但 OSJ 降低了创办学术期刊的成本,正如开源 blog 软件降低了个人网络出版的门槛,开放期刊系统对于推动开放获取,开放科学,等等科学 2.0 想法应当是有价值的。学术出版不应当只为少数几个出版机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