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物” 分类下的文章

高能物理之历史.1

by kosmos on 9月 5, 2008

从某一个角度上看到话,会发现我们人类身处这个宇宙的一个极端:
这个宇宙里面能量的极小变化,只对人类的生命自身有意义,所有的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大脑,都只能在极小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存活;而极小的能量变化,也只有在物质组成从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以至于细胞和生命体系的序列中,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然后,当我们从自身存在所处的这个物理处境,往更大的能量变化的地域看过去,就看到了失去外层电子的离子,看到了原子核,看到了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同时,也看到了太阳系、黑洞、伽玛爆、银河系、本星系团、本超星系团、…一直到我们现在的物理学所能想象的能标极大处-普朗克能标,大概是10的19次方千兆电子伏特。

所以,从能量的意义上,人类自身其实处于宇宙的一个极端:能量标度极小的场合。
那么高能物理,就是人类从自身的能标极小朝向能标极大的目光之延伸。

这个系列,就是试图叙述我们目光延伸过程中的那些重要的事情。

1,X射线的实质
伦琴发现X射线时,距离麦克斯韦完整论述电磁场理论已经20多年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前沿物理学家,不仅是实验物理学家,并不是完全掌握了电磁场理论。
例如,伦琴、伟大的统计物理学家玻耳兹曼、FitzGerald、Lodge等人,都倾向于认为X射线是作为光的传播介质的以太的纵波。
伟大的洛仑兹也含糊不清,只有汤姆逊等少数人正确理解为作为横波的光。

关于爱因斯坦的脑袋

by 唯以不永伤 on 8月 13, 2008

看到爱因斯坦的脑袋还保存着,于是搜索了一下,不过资料不是很全。伟人真不简单。

以下为转载: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脑部结构的秘密,近年来被加拿大神经学家破解,他的大脑负责数学运算的部分,比常人大15%。这一发现一经宣布,立即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爱因斯坦的身世也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这位科学泰斗虽然聪明绝顶,但他肯定没想到,自己的大脑会给美国那些大搞克隆天才人物的科学家以启发,说不定有一天真的会克隆出另一个爱因斯坦来。

  爱因斯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才华的科学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于1879年,逝世于1955年4月18日。 去世前,他在医院里亲手写下一份遗嘱,明确表示死后将重归“神秘之土”,遗体必须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在遗嘱的最后,他庄重声明,不允许像其他一些名人那样把自己的住所改建成纪念馆。虽然遵照他的遗嘱,没有举行追悼会,也没有为他建立任何墓碑,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永远被世人景仰和怀念。

  此后,有关他的遗嘱,社会上流传着许多种说法。有的人说,他生前已经明确表示,死后捐出脑部供科学研究;也有人说,爱因斯坦想到了自己大脑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表示捐出的意思;还有人说,他重病期间,与主治医生认真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作出肯定的承诺。

气泡核聚变丑闻

by Yan on 7月 19, 2008

2002 年,美国 purdue 大学的 Rusi Taleyarkhan 在《科学》发表了一篇文章,宣称制造出气泡核聚变。这个“发现”成了当时的头条,给 Rusi Taleyarkhan 带来巨大的名望。但是自那时起,对此宣称的质疑就没有停息过,因为世界范围内,许多研究小组尝试了同样的实验,但不能复现。但 2005/2006 年,出现了几篇文章“独立证实”了气泡核聚变。

几天前,Purdue 大学向美国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发现这几篇后续文章存在违规行为。在 2006 年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一篇文章,Rusi Taleyarkhan 错误地声称他的发现得到了独立证实。他指的是 2005 年 Yiban Xu 和 Adam Butt 在《核工程与设计》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但实际上, Yiban Xu 是 Rusi Taleyarkhan 博士后,实验用的是他的仪器,而且在他的指导下,只是没署名而已,怎么称得上“独立证实”呢?另外还发现,硕士生 Adam Butt 的名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论文审稿人说应当有不只一个人采集和监督数据。Adam Butt 其实没怎么参与。[12

有趣的是,报告没有就 2002 年 Rusi Taleyarkhan 的原始研究是否是科学舞弊做任何说明。

Purdue 大学给 Rusi Taleyarkhan 30 天的上诉时间,30 天后可能会有处罚决定。

卡文迪什给世界称重

by joyphys on 7月 12, 2008

编译 自APS News 和Wiki百科
更好的浏览效果

亨利 * 卡文迪什(1731-1810)是伟大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患有强迫症,极其害羞, 行为古怪。他穿的衣服都过时50年。他从不与人作伴,特别害怕MM。他一般都是晚上走路,以避免见人。他甚至在自己的房子上专门另外安装了一架梯子,以免在楼梯上与其仆人相遇。
他这些古怪的性格非常有助于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些性格可以使他做很精确的测量,换别人恐怕早就失去了耐心。他喜欢造或重造科学仪器,不断改进仪器,用各种方法排除误差源,全心追求工作完美。

关于曼哈顿计划的广播剧

by Yan on 6月 13, 2008

很久没有听广播剧这种东西了。看到 Motl 推荐了一个关于曼哈顿计划的广播剧:Atomic bombers。人物有:费曼,费米,Bethe, 奥本海默, Compton,等等。

Take an offbeat journey into the New Mexico desert and the Manhattan Project, with the wise-cracking physicist Dr. Richard Feynman as your guide. The race to build the first atomic bomb comes alive as a very human endeavor, filled with humor, playfulness, and dread. LATW

曼哈頓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的核武器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