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后跟,跑得远

by Yan on 10月 13, 2008

如果你在考虑从事长跑竞技运动,先量一量脚后跟吧。从脚踝骨到跟腱,距离越短越有竞争力。

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某大学一组研究人员的结论。他们用腿的数学模型,研究脚后跟与长跑能力的关系。发现跑动效率与跟腱存储弹性能量的多少有关。

他们还监测了 15 名职业运动员,让他们在跑步机上跑。其中脚后跟短的氧气吸入量少,就是说,他们有较高的运动效率。

via:NewScientist
文献: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DOI: 10.1242/jeb.018812)

NetLogo

by Yan on 10月 13, 2008

NetLogo is a cross-platform multi-agent programmable modeling environment.

192 Lasers, Nuclear Weapons and Fusion Power

by Yan on 10月 12, 2008

The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at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was built by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to gather data on the thermonuclear reactions that occur inside atomic weapons. And as an excellent side bonus, NIF (rhymes with stiff) could unlock the secret of harnessing fusion for unlimited, clean electricity.

科学松鼠会

by Yan on 10月 11, 2008

对于部分人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

研三病

by Yan on 10月 9, 2008

饶毅教授的这篇10月5日发表于科学网的《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事实上成功预测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文中提供了许多该领域的背景资料,非常值得一读。

另外,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到了“研三病”,非常精辟。

现在,做科学研究的人很多,认识科学工作者的人更多。人们发现科学界很多人并不崇高。原来一些得奖的人不仅热衷于获得认可,而且为了得奖去做很多学术政治,有的不断和评选委员会拉关系,有的到评奖机构蹲点“合作研究”,有的贬低其他人工作。还有些科学工作者做研究纯粹为了利益,对学术不感兴趣,甚至造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这样导致了我称之为的“研三病”:也就是一些水平相当于研究生三年级的人,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群体非常悲观,自认为看破科学界的红尘,愤世嫉俗,走向反面,认定为好奇而做科学的人早已灭绝,断言已经没有纯粹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家。

有些科学工作者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种病,看不到科学的美,看不到科学家追求美的品味和探索真理的高尚,这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动力、动机,而且描黑整个科学界,甚至成为科学界的不良分子。

偶在相当于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也有这个阶段,看到不少教师间的斗争,觉得没有意思,甚至想离开学术界。直到毕业时,实在觉得念完博士不干这行有点可惜,才走下来的。

现在想来,还好当时没有跨出那一步,我自觉还是很喜欢干这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