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上千万经费支持科普项目
by Yan on 5月 2, 2007
从李虎军的blog看到这个新闻。北京地区,有志于科普的朋友,也许可以试试。
——————-
为配合实施“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主题计划,市科委自2007年起建立科普项目社会征集制度,即在以前年度以市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科普任务承担主体的基础上,划出一定的经费预算,用于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科普项目及相关工作建议,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科普事业,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动体验型科普展品的开发;支持传媒科普的创意与策划;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兴办公益型博物馆、科技馆或科普展厅;鼓励企业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结合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开发建设知识密集型科普旅游文化场所,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尝试科普新载体、新形式的应用。本年度社会征集类科普项目经费预算1100万元。
其中,申报指南鼓励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公众传媒对科普宣传的有效参与和介入,要求申报单位具有独立组织和创意策划科普宣传内容的能力,如共办媒体栏目的,须提供相关证明。
一、征集方式
面向北京地区公开征集。申报机构可登录北京市科委网站www.bjkw.gov.cn或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网站www.bsdc.net.cn下载申报材料。文字材料一式2份,报送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北楼108室(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电子版上传kpsb@mail.bsti.ac.cn。
二、申报时间
申报时间:2007年4月23日—6月30日
三、受理单位
市科委委托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承担“北京市科普项目(社会征集类)”申报受理工作。
四、申报咨询及材料报送
联系人:夏 明 常 越
陈家忠这个名字对格志上一些朋友并不陌生,今天看到这则新闻,大家评一评。
------
“史上最牛本科生诞生了!”有网友惊叹。
一个去年才毕业的本科生陈家忠,自称“哈佛博士”,到浙江大学作访问学者。此后几个月内,他又以“哈佛教授”、“哈佛博导”的身份,接连到东华大学等数所高校做报告。因网民发帖揭发,今年4月3日,浙大数学中心发表声明,承认“哈佛博士生”确为杜撰。
但不少网友仍质疑,浙大的声明没能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骗局,可以在国内高校堂而皇之地巡演?一个才23岁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如何“忽悠”了浙大、上海交大这样的全国重点大学?为何甚至连一些学界知名的学者也被蒙在鼓里?
这个1983年才出生的年轻人,究竟施展了什么“魔法”?浙大数学中心、东华大学理学院、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师大等高校的有关人士,对《青年周末》记者讲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浙大数学中心想低调处理
当天就对网友揭发做出回应
今年4月3日后,新语丝网站上贴出了数篇帖子,揭发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引进的“24岁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陈家忠。
实际上,1983年出生的陈家忠,在2006年9月3日开始以“哈佛博士”身份到浙大做访问学者,并在一个月后以“哈佛教授”身份到上海交大等高校做报告之时,还只有23岁。
根据这些帖子的揭露,陈家忠以假冒的身份欺骗了一批单位,目前已知有浙大、上海交大、东华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复旦、北师大等6所高校,以及北京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等中科院单位。
升级 drupal 到 5.1,顺便安装了一个新的 LaTeX 插件:DruTeX。比一直来用的 Latexrender 强大,更重要的是这个 DruTeX 有人更新维护。
现在在格志输入公式和在 LaTeX 环境下是一样的,复制一段 DruTeX 的使用方法,方便参考。
To make a dollar sign, you have to type \$ as in LaTeX!
Arbitrary LaTeX code can be rendered as in this example: <tex>Let $x^2$ be a natural number.</tex>
There are also more elaborate environments to write math – they support auto-numbering, referencing and more. These environments are <equation> and <equations>. They both support the same attributes.
E.g. rendering an equation with a different resolution: <equation dpi=”200″>e^{i \cdot \pi} = -1.</equation>
To give the equation automatically a number, you have to give it an id: <equation id=”euler”>e^{i \cdot \pi} = -1.</equation>
You now can produce a link to that equation by typing \ref{euler}, or even better (\ref{euler}).
You can also give it a name instead of a number: <equation id=”euler” name=”Euler’s Identity”>e^{i \cdot \pi} = -1.</equation>
An example for the
<equations>
\int \ln(x) \;dx
&= \int 1 \cdot \ln(x) \;dx \
&= x \cdot \ln(x) – \int x \cdot \frac{1}{x} \;dx \
&= x \cdot \ln(x) – x
</equations>
The spaces on the left are optional.
To prohibit some text from being processed by DruTeX, you can use <code> and <notex>, e.g. <notex>$x^2$</notex>.
The Academic Reader
by Yan on 4月 26, 2007
Michael Nielsen 新推出一个网站:The Academic Reader,值得期待。
The Academic Reader is a new web site that makes it easier to keep track of your scientific reading. Rather than going to multiple websites every day to keep up, we pull all the sources together in a single location, so you can keep track easily. Sources include the preprint arXiv, the Physical Review, and Nature, and many new sources will be added in the months to come, including sources outside physics.
Michael Nielsen 是量子信息与计算领域一年轻大牛,也是很有影响力的科学 blogger,虽然现在不大写了。他推出这个 Academic Reader 让我想起格志之前介绍过的,Dave Bacon 推出 SciRate.com。他们都属于 web savvy 的科学家。
激发人创建科学研究相关 web 应用,也是格志一个梦想。
《新知客》免费电子订阅名单已整理
by Yan on 4月 14, 2007
《新知客》免费电子订阅名单已经整理到这里,发送出去了,等《新知客》的消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