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进行的高电压实验(二)(我也来点科普)

by guojie on 2月 22, 2008


警示:高压危险!电离辐射危险!

第三步改进(最终版):

    下图所示为最终的高压装置电路图。为了避免在电压峰值出现铁心饱和,用20 kV的高压互感器替换了11 kV高压互感器(PT1 和 PT2),另外,11kV互感器噪音很大并且在直流输出电压超过130kV时会产生很高的激磁电流。TR1 是一台5kW自耦变压器(260V / 20A)。TR2是已前使用的3kW电力变压器,在实验中采用双150V二次绕组并联接法(在电路图中表示为一个等效绕组)。TR3是中型点引出的500W电力变压器230V原边线圈,作为平衡节点。

 

5.bmp

高压装置最终版

为了提高电路的耐用性,0.1 A 二极管(KYY 29/155)由0.2 A的替换。新换上的二极管通断速度比旧的二极管快很多(反向恢复时间达到150ns)所以不会产生对线圈的冲击电压。为了减小输出阻抗又向各级设备(C1 到 C8)中添加了若干电容器,整个装置的总储能目前达到了705 J。

现在,电路包含了一套永久的高压测量装置(替换了低压测量装置),高压测量装置由两只高压二极管、一只3nF负载电容、一只1.25 GΩ电阻和一台25μA 电流表。这样测量装置就可以在变压器的副边测量峰值电压,而不用再到原边测量,测量输出电压比测量原边电压更加精确。1.25 GΩ电阻器可以把12.5kV的交流峰值电压或100kV(8×12.5 kV)的直流输出电压(空载)的电流限制在10 μA 。测量装置并不能测量负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计算负载电压需要在空载电压基础上减去压降(输出阻抗乘以负载电流)。不幸的是,我目前还没有足够的高压电阻器建立一个160kV的测量装置。

下面是升级过的元件的参数:

All diodes:  2CLG80KV/0.2A (PIV = 80 kV)

R1 … R16:  2 kΩ / 10 W

R17:  800 kΩ (4 × 200 kΩ / 500 W)

R18:  1.25 GΩ (2×500 MΩ / 20 kV + 200 MΩ / 20 kV + 50 MΩ / 10 kV)

C1 , C2:  0.2 μF (2 × 0.1 μF / 20 kV DC)

C3 , C4:  132 nF (6 × 22 nF / 40 kV DC)

C5 , C6:  88 nF (4 × 22 nF / 40 kV DC)

C7 , C8:  44 nF (2 × 22 nF / 40 kV DC)

C9:  88 nF (4 × 22 nF / 40 kV DC)

C10:  44 nF (2 × 22 nF / 40 kV DC)

C11 , C12:  66 nF (3 × 22 nF / 40 kV DC)

C13 , C14:  1 nF / 40 kV DC / 80 kV peak

C15 , C16:  40 μF / 350 V AC

C17:  20 nF / 67 kV DC / 87 kV peak

C18:  3 nF / 30 kV DC

为了使效率最高,尽量低的输出阻抗可以用给定数量的电容器组合而成,我在设计时遵守了以下原则:

C5 = 2 × C7

C3 = 3 × C7

C1 = 4 × C7

从而:

C6 = 2 × C8

C4 = 3 × C8

C2 = 4 × C8

    这种装置结构使交流电流分配比旧的设计更加合理。电容的分配比我最初的设想更加恶劣。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我观察到:比如,把C7 和 C8 每只从 44 nF 增加到 66 nF而不改变其他电容值,不仅不会提高效率而且还存在负面效果(使输出阻抗略微增加)。C1 和 C2 的实际电容值(每只0.2 μF)比计算值(176nF)略高。这主要是因为我恰好赶上了一批参数不稳定的0.1 μF / 20 kV 电容器存货。这样,参数较高的电容器略微减小了输出阻抗。

为了弄清电路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四级堆叠在一起的全波整流桥,每一级整流桥的正极与负极都分别与下一级的正、负级相连。流过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直流电流为高压装置负载电流的一半。每级整流桥的交流电流流经一对电容器馈入,电容器起到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并在级间产生电压差。电路图所示,C7 和 C8向一级整流桥(连接着高压输出侧的)供电,C5 和 C6 向两级供电,C3 和 C4 向三级供电,以此类推。因为整流桥所需的交流电流是相等的,所以交流电流流过某对馈入电容器的大小,就与该电容器供电的整流桥数成正比。为了得到相同的电压降,每个电容要与流过它的电流相配合。我选用了重型脉冲电容器担任C1 和C2因为它们向所有整流桥供电,需要耐受电路中最高的交流电流。

整流桥的负载电容(从C9 到 C12 以及 C17)几乎仅仅起到了滤波的作用而对输出阻抗影响甚微。它们的电容值并不是最关键的,往往通过给定负载电流的最大电压纹波来确定。由于这些电容要承受相同的动态负荷,所以它们的值应该是相等的。实际设计较理论设计稍作改动,增加了C17 并且把C9 增加到88 nF,这是因为我有时取低级的电流作为低压应用信号,需要提高电流(才保证主电路不受影响)。

我使用下面的简单方法来测量装置的输出阻抗。首先,使用测量装置和VTVM 监视开路电压U0使它调节至40kV(测量装置的最大量程)。然后,关闭电源,电路放电后,测量装置和VTVM替换为电流表,再打开电源。这样测得的电流为短路电流IS 。输出阻抗Z为:

Z = U0 / IS

在这种新结构下,输出阻抗为近似值2.5 MΩ。负载时,在限流电感(800 kΩ)上的电压降约为电路总压降的三分之一,即装置的输出阻抗约1.7 MΩ。上述方法测量输出阻抗离不开限流电阻,因为仅有在负荷中等时装置的伏安关系近似为线性。曲线会在当装置输出电压小于空载电压的三分之一后变平缓。

下面的计算显示高压装置有多强大。在160kV的空载电压下,短路电流为64mA。这导致在四个限流电阻(4×200 kΩ)两端的电压降为51.2 kV。因此,耗散在串联电阻上的功率就达3277W!

下图为最终高压装置的照片:

 

6.jpg

 

 

最终版高压装置

 

低压侧:

下图是仪器的低压部分的照片。左侧是遥控软启动电路,包括两只继电器和一只大型22Ω绕线电阻器,电阻器用来限制冲击电流。冲击电流在启动时可以达到15A。中间的灰色盒子中装有5kW自耦变压器(260 V / 20 A),为3kW电力变压器(右)提供电源。

xyz.jpg

低压设备

放电实验装置:

出于好奇,我建立了一个临时的火花间隙,间隙由两根圆柱钢棒组成(见下图)。左侧棒接在高压装置输出端上,右侧棒接地,设定间隙为30 cm (12″)。我慢慢升压,可见的电晕放电首先出现在100kV处,随着电压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剧烈。在最高电压(160kV)时,火花放电几乎立刻形成。电弧一直燃烧,直到我为了防止整流设备过热而切断电源。随后我发现整流装置工作于安全区域,因为流过电弧的平均电流得到了限制。伴随负载电压降有60mA电流通过。但是,此负载电流仍然不应该持续很长时间,这是因为电流的交流分量流过电容器对其绝缘造成压力(译者注:此说存疑,似乎应是“电流的交流分量流过电容器,引起电容器发热,热老化破坏电容器绝缘”较为确切)。

 

8.jpg

30 cm (12″)160 kV直流弧光放电

30cm是我在最大电压下观察到的最长电弧长度。当级间距离增加后,就仅能观察到强烈的电晕放电,而没有火花放电。显然没人希望被这样的电弧击中,而强烈建议应保持大于1.5 m (6 ft)的安全距离。我使用一只遥控继电器控制电源通断,并且我每次实验后都通过把装置输出端接地来给电容放电。

下图展示了两个球形钢质电极(d = 15 mm)持续燃弧的情况。正如所预计的,最大击穿电压比前面实验有所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为28cm。

 

9.jpg

28 cm球隙(d:15mm)弧光放电

下图为远景图:

 

10.jpg

另一个28 cm 弧光放电

    在下一个实验中,我把阴极换成了竖直的铁棒(直径20mm)。现在,最大弧光放电距离减小到18cm。

 

11.jpg

18 cm弧光放电

如下图所示,火花间隙设为19cm,略高于最大拉弧距离,通过定时曝光拍摄方法记录下了阳极电晕放电的情形,甚至连金属球形电极表面都出现了电晕。(译者注:这张照片所示实验现象很难得,电晕多发位置为尖锐的金属表面,一般球面是不易出现电晕现象的。)

 

12.jpg

电晕放电

 

Leave your comment

Required.

Required. Not published.

If you hav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