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涯” 分类下的文章

物理学家创业

by Yan on 2月 13, 2006

Stephen Hsu,UNIVERSITY OF OREGON 的理论物理副教授很有意思,还记得他写的那篇 Message in the Sky 么?

除了理论物理教授的身份,他还创业,他创立了SafeWeb,2003年卖给了 Symantec。最近,他在 blog 上贴出了个演讲稿: Startups for physicists(小心,3M 大)。

念书念到博士,不一定非要呆在学术圈内的,自己创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特别是现在博士多,职位少。如果能像他那样,白天做教授,晚上打理自己的公司,那是最佳了。

HEP 4

by Hui on 2月 7, 2006

今天去系小米(系秘书的昵称)的办公室询问一些关于暑假TA的事情,到了办公室一看,发现门虽然开着,但她和graduate advisor都不在。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我送给她的春节贺卡放在她的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其实那张贺卡很平常,只是一个硬的封面镂空写着一个“福”字,里面夹着一张写着祝辞的纸。是女友在国内买的,然后托朋友寒假回家时带过来,除了送小米之外,还送了另外几个美国朋友和教授。有意思的是美国人的反映,许多人像拿到荣誉证书似的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我猜如果我送贺卡的时候用镜框裱起来,他们恐怕真的要挂在墙上了:D教授把我去年送的贺卡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年,并且说一定要把新贺卡拿给家里人看;而Weinberg的秘书Jan还给我回了一张贺卡,写了一大段感谢的话,而且告诉我这是她收到过的最漂亮的贺卡(你看,美国女孩子还是很容易被“打动”的是不是,虽然Jan没有60也有50多了。)

做好最坏的打算?

by vitamin on 2月 4, 2006

我们常常安慰自己和别人,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事情,但心里要有迎接最坏结果的准备。这样子,人不会那么容易被失败击倒。《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报道说:

Expecting the worst may not make you feel any better when faced with a disappointment

文章里把喜欢”准备迎接坏结果“的人称作”defensive pessimist”。但实际这么做可能只会让自己更惨。

无论这篇文章里报道的研究准确性如何,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里,目光要长远一点,永远对自己要有信心。

Tao of TA

by Hui on 12月 19, 2005

如果你不知道TA是什么:TA指助教(Teaching Assistant),又翻译成“帮凶”或者“侩子手” 🙂

作为理论物理的研究生,TA的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一是因为理论物理不像实验物理有那么多funding,二是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理论物理的学生对物理的“感觉”是比较好的,做TA更有帮助一些(我怀疑这点)。

并不是所有的时候系里都有足够的TA职位给学生做,所以有的时候申请是很激烈的,比如UT Austin物理系这个学期有大概10个人拿不到TA的职位,这些人有的不得不寻找一个实验的RA。在考虑给学生分配TA的职位时,系里一般会考虑到下面几个因素:

如果不得不改行

by zqyin on 11月 13, 2005

从物理系毕业后》是我今年七月发在自己的blog上的一篇日志,我觉得有必要把部分内容贴到这里,供大家讨论一下。毕竟以学术为目标的人不是所有的都能达成自己的理想。如果不能继续做科研,那毕业后该干什么真的需要考虑考虑。

那对物理的理想呢,怎么办?也许有些人是无奈中被调剂进物理系的,但我相信有相当比例的是怀着对物理的热爱进入大学的。可是经过4年的专业训练后,却有很多人磨去了对物理的热爱,或者丧失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最后不得不转行。是什么让人最后放弃物理?我想实际原因非常复杂,不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物理学高度的理论化和抽象化掩盖了物理的趣味。要掌握这些理论框架,概念,数学工具,需要反复的思考和勤奋的学习。有一种观点,象理论物理,纯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现在已经是一种贵族式的科学了。没有天赋的大脑,从小的熏陶,很难有所成就。对这个观点,我总有点不服气。但是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我时不时的怀疑自己的天赋能力是否足够继续学物理。我深切体会到,天赋与勤奋真是非常重要。虽然很打击人,可是一旦确认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赶快转行才是正途,对物理学的热爱只有藏在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