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动物园

by Yan on 7月 11, 2008

The Particle Zoo,专卖手工缝制的以基本粒子命名的毛绒玩具。比如有: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底夸克,光子,电子,中子⋯⋯等等。按照粒子的特性,各个粒子玩具的重量,材料都有所不同。

这些小毛绒玩具应该很受学物理的女生,或者物理男的女朋友,喜欢。我想买个光子,不过看图片似乎不是很好看。^_^

Publish or perish:发表或灭亡

by Yan on 7月 2, 2008

王鸿飞有一篇 blog 叫:发表是硬道理。的确,如果要在学术圈里混,而且想混得像个人样,发表是第一重要。除非哪一天撒手不干,走人去工业界或者找其它出路(其实也不赖)。

他的帖子里提到一个程序 Publish or perish,一款以 Google Scholar 为基础的学术引文分析软件。觉得好玩,下载下来试了试,发现重名是个大问题。:)

我想如果有人能把它做成在线版本,作成一个网络服务,应该会很热门的。:D

科学网博客 => WordPress

by Yan on 7月 2, 2008

hui 用 python 写了一个程序,可以把科学网博客上的文章下载为电子书,并导出到 WordPress。程序下载,以及使用说明都在 Google Code 上。

虽然科学网上有不少厉害的 bloggers,但它的 blog 系统似乎不怎么样。还有它的运作方式,新浪名人博客的翻版,我也不大感冒。

使用这个程序,科学网博客的作者就有办法把 blog 迁移到使用 WordPress 的 blog 服务。和 hui 一样,我也推荐 72pines,或者赛族(其实和 72pines 一起的)。当然,使用 WordPress 独立建站也很方便。

通过分析网络点击定位地震位置

by Yan on 6月 30, 2008

我们都知道震中的测量原理。今天在《新科学家》上看到一则新闻非常有趣。它说:

网站访问分析,作为一种探测地震的方法,可能挑战专门的地震测量仪器。一次地震后,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 的访问数激增,因为人们都急忙登录网站查看发生了什么。EMSC 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访问的 IP 地址,可以定位地震。他们的文章里 (Eos, vol 89, p 225) 有一个实例:2007 年发生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的地震,15 分中就精确定位了。

如果地震发生地区的网络连接受损,从网站访问情况里也可以了解到,这就提供了其它设备不能提供的关于地震破坏的信息。

初看觉得挺好笑的,但再想想觉得这种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还真是有用的。这也算互联网一种意外用途,每台联网的电脑实际上是一个传感器。

夸克星?

by Yan on 6月 29, 2008

Not a Quirk But a Quark… a Quark Star!
http://www.physorg.com/news133794497.html

June 27, 2008
翻译:fsj,来自 only Perception

天文學家最近宣佈他們對一種很罕見的超亮星爆(stellar explosion)發現了一種新奇的解釋:這種星爆或許產生了一種新類型的天體,稱為夸克星(quark star)。

在最近幾年有三次異常明亮的超新星爆發被觀察到。它們其中之一率先由一具位在加州理工(Caltech)Palomar 天文台的自動望遠鏡(robotic telescope)所觀察到。

由 Palomar 的 Samuel Oschin 望遠鏡所收集到的資料從南加州偏僻的山上地點經由 High-Performance Wireles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etwork (HPWREN,由 NSF 所資助的高效能無限研究與教育網路)傳給天文學家。在 Lawrence Berkeley 實驗室的 Nearby Supernova Factory 研究小組共同報告這顆稱為 SN2005gj 超新星的發現。

在加拿大的研究者已分析這顆以及其他二顆超新星,並相信它們每一個都具有中子星爆炸轉變成夸克星的特徵。

這三顆超新星,每一個都比典型的超新星亮 100 以上,難以解釋。加拿大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爆炸宣佈了一種先前未曾觀察過、且為新類型的天體,被定名為夸克星。

所謂的夸克星是恆星的假定類型,由超稠密的夸克物質所組成。夸克是中子與質子的基本成份,而它們又構成了原子核。迄今所知最稠密的天體是中子星 — 全然由緊緊擠在一起的中子所組成的恆星。一顆典型的中子星約 16 英里寬,然而質量卻是太陽的 1.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