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 的 Trackback 政策

by Yan on 3月 9, 2006

前几天物理 blog 圈里有对 ArXivTrackback 政策的热烈讨论。起因是质疑弦论的 Not Even Wrong 的 Peter Woit 对此的疑问,经过 Sean的评论,引起很大的反响。Jacques Distler 于是出来解释了一下 ArXiv 的 Trackback 政策。对于 Peter Woit 这个事情,简而言之,就是 Peter Woit 不够格,不是一个 active researcher。这自然又会引起一堆评论。

对气泡核聚变的质疑

by Yan on 3月 9, 2006

Nature 上一篇新闻文章,Bubble fusion: silencing the hype,罗列了一些信息,表示对气泡核聚变的强烈质疑。在迅速破裂的气泡中检测到核聚变,这个2002年的发现很可能根本就是伪的(但不一定是有意作假)。当然,从一开始,人们就很怀疑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by Yan on 3月 7, 2006

via: BioCurious,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published an interesting editorial by Philip E. Bourne on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虽然这个文章是写在生物类的杂志上的,但对所有学科都适用。列一下小标题,详细内容自己去看全文吧。

研究生要具备怎样的科学品格?

by Yan on 3月 7, 2006

转贴一个文章

严谨态度要从小事做起

  研究生必须学习的一点,就是要学习做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

  大家知道科学家不是生存在真空里,是在一个社会里面,在学术界、在社会上有品德的科学家才会受到多数人的尊重,他的工作才使人信服。有品德的科学家是严谨的,是讲公德的,是有诚信的,是尊重事实,并捍卫真理的。不要有了结果,即使数据靠不住,自己都不能信服的东西,也出文章。今年这文章出了,下面做不下去了,别人不能重复,那你的名声就毁了。假如你的发现是吸引大家注意的,将来大家知道这个工作是错的,你的科学生涯就会有污点。不可以为了眼前出一篇文章,将来后患无穷。

  严谨态度要从小事做起,你到公用实验室使用仪器,该签名时就签,应该怎样操作就怎样操作,要守规矩。想省事走小路和占小便宜反映了你的态度,这种态度积累在一起成为习惯,到最后就会犯大错。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严谨的态度,这是我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注意到和重视的。

奥斯卡电影背后的科学

by Yan on 3月 6, 2006

在78届奥斯卡之前,《自然》杂志弄了个特别专题,介绍本届奥斯卡电影背后的科学。姬十三那儿有两则简单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