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距离问题

by Yan on 5月 15, 2007

化学语义网

by Yan on 5月 11, 2007

这个视频是 Peter Murray-Rust 去年 9 月在 Google Tech Talks 做的报告。先是批判了一下现有学术出版过程的弊端,实验数据和结果,因各种人为因素不能被同行和大众方便地使用。然后,介绍了他们在化学领域的一些实践,比如用 Google API 和 PubChem 做的一个 Mashup 等等。我特别注意到他说:“Chemistry is the most tractable discipline for the semantic web – most chemistry can be turned into XML with little semantic loss, using Chemical Markup Language and complementary MLs such as XHTML, MathML and SVG.”似乎很有道理。我自然地会想能否把同样的思路应用到其他学科。

他不喜欢 ppt,这个还不太特别;他也不喜欢 pdf,这个就比较有个性了。他说,把语义数据转换成 pdf,实际上破坏了所有东西。而要把 pdf 转换回到语义数据,就像把汉堡包转换回牛一样不可能。:)

所以他用 html 来做报告。看他在报告过程中,不停地点链接,选书签。结果他们的服务器不幸地正好出了问题。。。下面是他报告的摘要。

南开大学首位外籍院长走马上任

by Yan on 5月 10, 2007

Google Desktop News 跳出这个新闻,我挺感兴趣的,因为南开是我的母校,呵呵。

————————–
  人民网天津5月10日电 奥地利物理学家拉普(Romano A. Rupp)5月10日戴上南开校徽,成为该校泰达应用物理学院院长。他是建国以来第一位担任南开大学院长的外籍学者,在中国高校亦十分罕见。

  今年55岁的拉普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光折变非线性光学领域声誉卓著。他先后就读于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和奥斯纳布吕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南开大学之前,他供职于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所,是该校凝聚态非线性光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拉普执掌的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是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学院,成立于2003年,现有20余位教师和100余名研究生,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该院有着固定的海外合作关系,与维也纳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得到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的重点资助。

  在这里,拉普至少将担任院长三年。他的首届任期自今年6月1日起到2010年5月31日止。

  就任后的拉普院长对天津和南开大学的信任表示感谢,认为聘请外国院长是富于勇气之举。他说,科学推动人类进步,是无国界的。今天的中国重视发展科学,他期待着与新同事和新学生们一道,做出一番新的事业。

  正是发展事业的空间吸引了这位外国学者加盟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说,南开聘请拉普担任要职,并没有许以重金高薪,也没有任何特殊待遇,而是执行引进教授的有关标准。

激光先驱梅曼去世

by Yan on 5月 10, 2007

造了第一台激光器的梅曼(Theodore Maiman)于5月5日去世,享年 79 岁。

1960 年,梅曼用闪光灯照射一个手指头大小的红宝石晶体,成功地产生了相干脉冲光。他把结果投到 PRL,但是当时的编辑 Sam Goudsmit 把它给拒了,认为它只是又一篇 maser 的文章而已。结果,当时在贝尔实验室的汤斯(Charles W. Townes)等人很快也做了红宝石激光器,并很快把结果发在了 PRL 上。这样子,汤斯等人成了激光的发明者,后来得了诺贝尔奖。:)当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争取之后,梅曼的成就已经得到广泛承认。

更多可以参看 PhysicsWeb 上的纪念文章。

下面这个图难道就是当时他做的红宝石激光器?当时的激光 goggle 也挺酷的。

VideoLectures.net

by Yan on 5月 9, 2007

VideoLectures.net 这个网站有不少学科的演讲、授课、辅导、和采访视频。说不定能找到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