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讲讲为什么翁氏方法不可信
by Yan on 6月 2, 2008
格致上目前最热门的文章,同人于野写的《研究一篇成功预测了汶川地震的诡异论文》下面署名 Bulak 的朋友写了个长长的回复:从根本上讲讲为什么翁氏方法不可信,觉得很有价值,比如他对灾害的预测与天文预测的不同之处的说明。
我把这个回复发表为帖子,这样子能有更多的人能看到。以后如果有这么详细的回复,考虑发表为独立的 blog,链接一下被回应的文章就可以了。
-------------
翁老先生可能通过几次计算认为用可公度法预测灾害是可行的,但是,天文上的预测跟灾害上的预测是一样的吗?
在我们预测一颗行星是否存在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而灾害在预测的时候还没有发生。
已经存在的行星自然会影响到整个太阳系的排布,而灾害发生的规律跟一场尚未发生的灾害有关系吗?
从这个角度来讲,翁老先生试图用预言行星的方法来预言灾害,这个思路从出发点上来说就有问题。
为什么太阳系的天体分布存在可公度性?因为太阳系是一个近似稳定体系,它的变化极其缓慢。因此我们在研究其可公度性时,是将其作为一个稳定体系单独拿出来研究的,所以我们才能得到天体分布可公度的结论。如果我们用运动的眼光来看问题,恐怕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没这么简单了。
天体之间的距离不会是永恒不变的,10亿年前和10亿年后,太阳系不会跟现在一模一样,但仍然可能是一个近似稳定体系。就是说,如果我们在10亿年前或者10亿年后用数学眼光来看待太阳系,也许仍然可以发现太阳系天体分布是可公度的,但是得到的可公度式不会跟现在这个一样。
宇宙是在不断变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秒都可以得到一个不同的可公度式。所以,如果真要通过可公度性研究天体分布规律的话,得出的应该是一系列连续变化的可公度式,并最终归结到同一个表述式。或者说,我们根据现在太阳系状态得到的可公度式只是一个特例而已。
一个系统只要能达到近似稳定状态,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可公度性。因为,之所以能够达到近似稳定状态,是因为存在某种令各个组成部分趋向于平衡分布的动力。对于星系来说,就是星体之间的引力。
所以,天文上的这种可公度性,实际就是引力作用的外在表现。如果科技水平足够发达,完全可以做出科学推导,而不仅是给出一个经验公式。
天体也好,元素也好,之所以表现出可公度性,都是因为存在可以科学推导的近似稳定状态。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系统的变化速度发生剧变,原有的可公度性也将不复存在。
比方说,假如忽然由于某种原因——科幻上的宇宙战争也好,迷信上的大爆炸也好——地球消失了,那么太阳系的引力平衡自然会被打破,其它行星的轨道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这时你是无法用可公度法来预测行星未来的排布的。
地震就是这样一个突发的破坏性因素,震前这个地区是稳定的,震后也是稳定的,但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个变化的过程。
天文上的可公度法预测是不牵涉时间的,用预言行星的方法来预言灾害,这实际上是用一个瞬间来虚拟一个过程,忽视了后者所包含的时间因素。虽然两者都有所谓“周期”,但这两个“周期”不是一回事。
以上是从物理学角度(说哲学也行)对翁氏方法提出的质疑。
那么,地震活动是不是有规律的呢?可能有,但这规律不能用天体分布规律来类比。
无庸置疑,地球是在持续发生能量变化的,能量的变化导致自然界发生种种变化。地质上讲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前者指的是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和日月引力能,而后者指的是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热。
也就是说,地震实际上是地球释放能量的表现,就像太阳黑子和耀斑。后者是太阳周期活动引起的,根据观测,已经发现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根据出现的频繁程度和强度,可以清楚划分峰年和谷年。所以,地震从根本上讲,是应该与黑子活动类比的,而不是天体分布。但是翁老先生并没有将可公度法用于太阳活动周期计算,这说明他并不认为这种方法可以用在这上面。
为什么太阳活动存在周期性?以现有的科技水平,还无法给出完善的解释。但是如果我们将太阳系作为一个封闭体系来研究,恐怕我们永远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就像我们研究地球的周期活动必须考虑太阳的作用一样,研究太阳的活动周期,恐怕要考虑整个银河系才行。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地球内部是不会停止反应的,可能相对平静,但不会绝对平静。也就是说,地震会像黑子那样,根据内部活动程度,表现为一定规律的大小年周期。试图用统计学推断地震哪天会发生,哪天年不会发生,这是绝对有问题的。
统计学只可能像总结太阳活动周期那样,推断地球的活动周期,从而推断地震活动峰年和谷年,也可以进一步统计在某一地震带上发生地震的周期,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地震震级及地震发生深度的规律。但是精度有限,精确到月还有可能,精确到天基本不用考虑。
为什么?这是因为地球本身的局限性。地球内部反应剧烈程度是远比不上太阳的,加上地球圈层比太阳圈层更为复杂,会大幅削弱地球内部活动在地球表层的表现,导致地球周期比太阳活动周期更难归纳。之所以目前对地震周期尚未统一认识,这就是根本原因。
另外,地震强度统计也只能在划分地震活动带的基础上,作为地震预防的辅助手段。因为,地震的破坏能力是跟地震带的地质情况密切相关的。这个很复杂,根据根据地震风险区的岩层分布和断裂形态,可以建立模型来推测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但是这个不可能通过统计学来研究,只能通过地球物理手段探明基本情况,然后根据构造地质理论建立模型,而统计学根本不涉及这些因素。
由于地球表层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强烈地质活动会改变原有的构造环境,所以地震的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从宏观上来说,一个身处地震带的区域永远是高风险区域,但从微观上说,无论是新断裂的产生,还是原有构造被新生构造错断,都可能影响到这个地区地震的震源和强度。所以,对于震级的统计学研究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地震活跃期内,能量也可能以多次小震形式释放,地震平静期内,能量也可能以某次大震形式释放,这都不是统计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关于这些,可以讲的太多,专业性也太强,想讲的通俗易懂不太容易,所以简略讲讲好了。总而言之,统计学对地震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如果用于临震预报,则不具可信性。
以上是从地质学角度对翁氏方法提出的质疑。
那么,是不是说地震就无法预报了呢?那倒不是。
虽然目前学术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地震无法预报,我个人还是很乐观的认为,地震总有一天是可以准确预报的。这是因为,地震之前总会出现各种可以解释甚至可以量化的异常现象。
如果你慢慢折断一根筷子,你可以听到纤维断裂的声音,手上也会感到轻微的振颤。地震也是一样的,即使地光、地声等震前异常现象并不明显,我们仍然可以借助仪器,通过监测地电、地磁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发现地底深处正在酝酿的危险。当然,赶在地震马上就要发生时才觉察到这些变化是不够的。地震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能量积累,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各种指标的变化趋势更早发现地震,最大可能降低损失。
但是这很困难,我们需要大量数据来支撑计算,而且我们在理论研究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好比气象预报。从古代起,人们就根据各种规律预报天气;后来,气压和湿度观测体系令预报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直到有了气象卫星,预报手段才算有了飞跃性的突破。不过,就算现在,人们仍然在抱怨天气预报不够准。
地震预报必然要经历不精确预报—近似精确预报—精确预报这几个阶段,我们现在还处于不精确预报,就算到了近似精确预报阶段,在震前迹象不明显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发布警报的。而这两个阶段,少说也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至于如何消除地震的危害,那就更远了,等到地震能够近似预测了再说吧。
最后要说的是,我原以为翁老先生的《预测论基础》不太容易找到,没想到信手一搜,居然很多股市预测网站、博彩预测网站甚至易学研究网站都能找到这本书……
这实在令人汗颜,股评的准确率大家都有目共睹了,真是像股评节目上说的那样——仅代表专家个人意见。按道理讲,学经济的人应该是要学概率论或者统计学的,但实际运用时就是靠那几个公式而已。所以他们把这本书放上来应该是唬人的,如果他们真是凭着这本书的理论去预测,那这本书可真是没点可信度了。
至于易学和博彩就更不用说了,比搞股评的还能蒙。翁老先生的学术著作沦落到被风水先生和骗子们拿去做招牌,对此实在不知说些什么好。
不能不说,翁文波院士的一生是勤恳而辉煌的,这些我们都有目共睹。遗憾的是,正如王晋康在《临界》中所说的那样,晚年的他走进了可公度法的死胡同。
13 comments
汶川地震,翁先生的学生早在专业杂志上提前预测出结果了。不信您去查,中央没人搭理。
by Sophie on 2018/06/02 at 0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