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发明五十周年

by Yan on 4月 13, 2010

1960 年 5 月 16 日,加州马里布,休斯实验室,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Laser)在此诞生。梅曼(1927~2007)在一块指尖大小的红宝石晶体的两个平行面上镀银,把它插入一支螺旋形的闪光灯中间,然后把它们一起放在一个铝制的圆筒腔里,得到了红色的脉冲相干光输出。同一天,在巴黎,为缓解东西方的紧张局势举行的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草草以失败收场。原因是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就月初发生的间谍侦察机事件做出道歉的要求,让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降至最低点。

这两个事件除了在同一天发生,还真有那么一些联系。首先,二战以及战后美苏间的对抗,让两国政府增加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这加速了激光的发明。另外,1964 年因发明激光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汤斯,在二战期间参与过雷达导航轰炸系统的研究。当时,军方让他做短波长(1~1/4 厘米)的雷达,以获得更好的方向性,机载的天线也能小一点。他完成了,但是因为大气中水汽在这个波段的吸收,这个波段的雷达并不实用。不过,这段工作经验让他于战后发明激微波(Maser)变得顺理成章,他的团队制作成功的第一台激微波就在这个波段。

1953 年发明的激微波和激光的原理相同,只是一个在微波波段,一个在可见光/红外波段。所以,1958 年,汤斯和肖洛提出激光时,把它称为光学激微波(optical maser)。但是,由激光历史上另一个著名人物,古尔德,提出的缩写 LASER 最终流行起来。

所以说,激光和互联网一样是从军事目的的研究中发展起来,这也许是它的原罪。大众提到激光,首先想到的是激光武器,科幻小说中的死光枪。

给科研人员设计的光标图案

by Yan on 2月 17, 2010

Really Magazine 设计了一组 Windows 光标,有比如激光、试管、示波器之类。:)可在这里下载。

安装的话,Start / Control Panel / Mouse Pointers,然后选择你想用的光标图案。

网络限制不利于中国长远利益

by Yan on 2月 13, 2010

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答《科学》记者问:

“Any effort to block open access to the Internet would hurt the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China,”(限制网络公开通达的努力都将损害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的长远利益)

《科学》相关的原文发表于2010年1月22日,在这里

顺祝大家:中国新年快乐~~~快速成长,可以一起来改变这个国家。

iResearch

by Yan on 10月 25, 2009

注意到美国物理学会(AIP)推出了一个 iPhone/Touch 应用,iResearch

iResearch is an offline e-reader that enables users to save PDF files locally to their device and view them offline without a Wifi or cellular connection. Users navigate through the journals, the volumes and issues to select an article they wish to read. A user will be automatically logged in with their institutional IP Address if they are online within a qualifying address range, or he/she can enter their username/password to obtain access. When the PDF has been loaded to the device the user can select to save the file locally onto the iPhone/iPod touch. Once the PDF is saved locally the user can read the article off-line.

只支持 AIP 自己的期刊。这似乎只是人为的限制。如果有一个应用,能支持大部分主要期刊,又结合类似 Zotero 这样的文献管理工具的话,就更有用一些。

 

此黑洞非彼黑洞

by Yan on 10月 15, 2009

东南大学的崔铁军和程强近日贴在 arXiv 上的文章:An electromagnetic black hole made of metamaterials,被多个英文媒体报导,因此大热[1,2,3]。吸引眼球的主要原因是题目中的“黑洞”,但是文中所说的装置并非宇宙学上的“黑洞”的确切类比。另外,文章说这个装置可以用于收集太阳能。我觉得这又是不着边的话,这种超颖材料都是窄波段的,即便做到可见波段了,又如何能高效地收集太阳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