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选择实验与光的波粒二像性

by jieli on 5月 26, 2008

在上周三的小组会上,同学做了关于延迟选择实验的报告,如果后面不加BS,则必在两个单光子探测器其中之一探测到光子,体现光的粒子性,即光是以光子的形式传输;如果加BS,则会形成干涉,体现光的波动性,即光是以波的形式传输.

实验设计者先不加BS,这时光在传输时是以粒子的形式(实验者认为),延长中间的传输路径,使得在光传输的时间内能够实行在两探测器前加一BS的操作,这样再来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依旧是干涉条纹.这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 “光子怎么会在半路上突然变成波了呢?在加BS之前,它已经是以光子的形式传播了,加了BS形成干涉条纹,表明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呀,既定的事实怎么又会因后续的操作发生改变呢?如果真是这样子,那么历史不就可以被改写了吗?”历史是不会因现代人的行为而改变的,所以以上的理解是有误的.

昨天晚上,突然有了这一想法,”光的波粒二像性在时间上是不可分离的,即每时每刻光都是粒子和波的统一体”这样就会很容易理解以上实验过程了.不管你加没加BS光都是以波和粒子的统一体在传播(至于这两者是如何组合成统一体的,世界上还没有人能清楚回答),你没加BS,直接用光子探测器测,那么只能探测到光的粒子性,波的成分就塌缩了;加了BS,那么就得到干涉条纹,探测到光的波动性,粒子的成分就塌缩了.光子探测器和BS就像盲人甲乙去摸大象的不同部位,得到大象是什么不同的回答道理一样.光是粒子还是波,就取决你用探测器(基于光电效应,光粒子性的体现)还是BS来观测它,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描述.其实,光是无穷多角度得到的描述的统一体,不是粒子也不是波,而是粒子和波的统一体,至于二者是如何组合成这一统一体–光的,或许目前还没有人能回答,这主要受限于实验上无法实现一种”多角度探测器”来同时探测粒子性和波性.这就如同盲人摸象,因为甲乙丙丁等手的尺寸有限,只能摸到大象的某一部位,如果有一个如来神掌一把就能把大象完全握在手中,那么要想知道大象什么样子,问问如来就可以了,他掌握了大象的全部信息.实验上无法实现如同如来神掌般的探测器(无穷多角度探测器),一下子就全部掌握光的全部信息,于是就有了波粒二像性,或许以后通过另一角度探测到光的第三个性质,第四个性质……
这时你要问光是什么,那么我就可以告诉你,光就是这么多性质的集合【波,粒子,……】,从不同的角度观测就会得到全集中的一个元素性质。

这就是目前我对光是什么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还需要更新的实验来证实。如有更好的理解,望不吝赐教。

PS;听王老师说,目前国外实验室正在进行 单光子的衍射 实验,如果这个实验成功,那么就充分说明了光的波粒二像性(单个光子也能发生衍射现象)

Leave your comment

Required.

Required. Not published.

If you hav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