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的月亮和去年12月12日的月亮一样大

by Matrix on 1月 11, 2009

 

NASA说的,昨天恰好断电,偶恰好在外面看了一下明月。

 

卡西米尔排斥力得到实验证实

by Matrix on 1月 8, 2009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封面故事:排斥性“Casimir–Lifshitz”力得到实验证实

空间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真空中充满着量子力学能量波动,它们能够在彼此非常靠近的物体之间产生一种力。这种被称为“Casimir–Lifshitz”的力虽然很弱,但却能引起“粘滞作用”(Stiction),即机械部件粘结成纳米机器。此前,人们只测量到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但在理论上,如果真空被某种媒介取代的话,“Casimir–Lifshitz”力就应当变成排斥力。现在这种力已经被实验证实。比吸引力弱一点的排斥力是在一个精心选择的体系中测量到的,该体系由浸没在流体中的相互作用的材料组成。这两种力的强度都随着物体间距的减小而增大。排斥力应当可以让物体以量子形式悬浮在一种流体中,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可切换的纳米尺度的器件,它具有超低的静态摩擦力和低的粘滞作用。悬浮只取决于各种不同材料的光学性质。本期封面所示为一个镀金聚苯乙烯小球和一个二氧化硅薄片之间的排斥力(左边)。用金取代二氧化硅(右边),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便变成了吸引力。

 论文地址: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7/n7226/full/457156a.html

 

幽灵之鱼

by Matrix on 1月 7, 2009

上图中黑色的就是一对反射镜, 可以把光聚焦到眼睛里。

新技术将彻底变革DNA测序

by Matrix on 1月 6, 2009

一种新的纳米技术测序方法比当前的DNA测序快30000倍。根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Pacific BioSciences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纳米结构的由数千导波器(waveguide)排列的芯片,去隔离单个DNA分子和单个DNA聚合酶分子,碱基用不同颜色荧光粉标记。
这种方法可以使读取长度,从20碱基(454序列)提高至大于4000碱基,达到99.3%的精确度。到目前为止,研究小组建造了一个包容3000 ZMWs(导波器)的芯片,公司希望能在2010年推向市场。到2013年,单一芯片上将能浓缩1百万ZMWs,芯片同时能观察DNA组装。
Pacific创始人Stephen Turner估计,这样一个芯片将能在半小时内测序完人类的基因组,精确度99.999%,所需费用不到1000美元。相比较下,人类基因组的第一份草图花了十年功夫

 

DEMO :http://www.pacificbiosciences.com/video_lg.html

土星环为何如此尖锐

by Matrix on 1月 5,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