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郁提到 UCSD 的 Prof J. E. Hirsch 提出的评价研究者成绩的方法,h-index,呵呵。相应的 Nature 文章在这里和这里,arXiv 上的文章在这里。
A scientist has index h if h of his/her N papers have
at least h citations each, and the other (N − h) papers
have no more than h citations each.
历史上最漂亮的 10 个物理实验
by Yan on 1月 13, 2006
10 个历史上最漂亮的物理实验(via: CosmicVariance)
1. Double-slit electron diffraction
2. Galileo’s experiment on falling objects
3. Millikan’s oil-drop experiment
4. Newton’s decomposition of sunlight with a prism
5. Young’s light-interference experiment
6. Cavendish’s torsion-bar experiment
7. Eratosthenes’ measurement of the Earth’s circumference
8. Galileo’s experiments with rolling balls down inclined planes
9. Rutherford’s discovery of the nucleus
Google 学术搜索
by Yan on 1月 12, 2006
Google Scholar 的中文版也出来了。我试着输入自己的名字,以前发的中文文章(很多都是垃圾文章)都列出来了,甚至还有引用列表。
Seed 杂志的 Scienceblogs
by Yan on 1月 12, 2006
注意到 Chad Orzel 把它的 Uncertain Principles 搬到了 scienceblogs.com。Scienceblogs 是 Seed 杂志的一个项目,似乎是邀请/雇佣各个领域的学术 bloggers 到他们那儿 blog。有点类似 WEBLOGS, INC. 做的事,不过 Seed 的面窄,只面向科学与文化,与他们的 Seed 杂志配合很好。
Chad Orzel 说 Seed 会给他一点小报酬,很少,但是总比没有强,因为反正他要 blog。重要的是他的 blog 应该会因此有更多曝光率,有 Seed 杂志的影响力做后盾。
研究者 blog 的利弊
by Yan on 1月 11, 2006
一直想写这样一个帖子,谈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师,高校学生)写 blog 的利与弊。平时我也有意关注别的 blogger 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这里我列出一些看到的(还记得起来的),想到的,希望能通过大家的讨论,,来获得清晰一点的认识。
前几天,李淼谈过 blog 的好处,他是从 blog 读者的角度来说的。读科学 blog,可以让你方便地获取专门信息,就像吃快餐。其实,“快餐”会给人不好的联想,“是不是吃到的也都是垃圾啊?”另外,他以例子说明的好处,也是不少人犹豫要不要 blog 的一个重要因素:别人会通过 blog 了解你在看什么,在做什么,看你 blog 的人潜在的可能是你竞争对手啊!虽然这样想不够开放,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无可厚非。我在这里主要说说 blog 对 blogger 个人的利弊。
在列单子之前,我想说,研究者 blogger 首先是个 blogger,所以一般 blogging 的利弊对研究者 blogger 同样有效。而这里要说的是专门针对研究者 blogger 的。
利:
- Blog 是一个记录、积累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