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样的移动互联网

by forestyaser on 12月 21, 2007

无线互联网该怎么做,有很多人在关注,包括google,信产部,中移动什么的。有一些关注是技术层面的。对于用户来说,最终是要从市场里得到满足,所以我关注在市场层面无线互联网该怎么做。那我们先看看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是怎么样的,再看看已有的互联网市场是怎么样的,最后说无线互联网市场该怎么样。

市场是什么?

市场是人和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的场所。

从这个意思上讲,我们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市场。广义地说,一切不同主体间的互动都是交换,比如,你看keso的博客,keso给你的是他的思想观点,你给他的是你对他的认识(众多人对他的认识汇集起来就是他的知名度,他的人气,他的人脉)。

按照一般的观点,当然是交换总量越大越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精神总产出,物质总产出越大越好,对于个人来说是在这个社会中通过交换得到的越多,比如收入、福利、精神享受等越多越好。

那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交换呢?我们可以从交换是如何进行的这个角度来看看。

1、需求

需求是整个交换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交换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直接的需求,如想正常上网,就要防止计算机中毒,就会产生买计算机杀毒软件的交易。但上网只是为了实现更深层次需求的一个手段,简单来说是求知的需求,或者是上网买食品满足生存需求等。所有的交换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这个世界的主体,人, 的为数不多的根本需求。需求的多少决定了最终的能实现的市场规模大小,也就是交换的多少。需求多少的因素包括:

需求主体的数量(人口红利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讲的),

每个主体目前可被满足的根本需求的多少(根本需求的整理归类我正在进行,在以后的文章里再说。但无论怎么分类,总是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所以提高目前满足的需求层次也是扩大市场规模的一个办法),

根本需求的表现方式(从炫耀模拟手机大哥大,到炫耀小巧玲珑的Gsm数字手机,再到炫耀大屏幕的智能手机,最后到炫耀镶满钻石的叫着手机名字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不同的表现方式代表了不同的市场规模),

直接需求和根本需求的满足手段(从依靠邻里交往获取信息,到依靠书籍获取信息,再到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再到依靠互联网络获取信息,不同的手段对应的也是不同的市场规模。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按照大众价值观,获取大家的肯定,从而得到心理满足是一种需求的满足手段,通过药物,如毒品,直接通过生理作用产生心理满足,也是一种需求的满足手段。两者都有市场)。

2、生产

交换要产生,就必须生产,生产其他主体愿意交换的物品,生产的过程其实是资源组合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鸡蛋加面粉变成蛋糕的过程。生产这个过程影响市场规模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生产的有效性,也就是说,生产的是否是有需求的物品,比如如果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多的物质是黄金,那生产黄金(开金矿或炼金)就没有意义。再一个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是说是否能把鸡蛋和免费放到一起,能把多少鸡蛋和面粉放到一起,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两个,一个是计划的方法,一个是市场的方法。还有一个因素是生产的技术,也就是说给了你鸡蛋和面粉,你能不能做出蛋糕,能做出什么样的蛋糕,能做出多少蛋糕。

3、沟通

市场中的每个主体都需要告知其他主体自己有什么,希望交换什么,以什么样的比例交换。其他主体会对这个告知做出反应,包括接受,拒绝,修改建议。比如人才市场上,求职者的履历就是告知,雇主可以接受这个求职者,或者拒绝,或者告诉他你要价太高了,我们谈个低价钱吧。市场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沟通,对市场规模会产生影响。比如以前只能在一个村子里进行沟通,后来能在一个山区,到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可以在中国进行沟通,再到后来中国的国门被大炮打开,部分地可以在全球沟通,现在借助于互联网,更加部分地可以在全球沟通。之所以说是部分地是因为这个沟通受到很多研制,远远没有达到完全沟通的程度(如语言限制,政策限制,文化限制)。也许有一天,我们和其他星球的智慧生命建立了联系,那个星球全是黄金,石头在那里是最初的一般等价物,那时,我们可以和他们沟通,嘿嘿,狠赚一笔。

4、传输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空间里的,不同主体,不同物品间是存在空间距离的,为了完成交易,必须有传输这个动作,不管是把吃饭的人传输到餐馆,还是餐馆把食物送外卖送到你家里,都是传输。当然啦,互联网上你下载歌曲,也是传输。充分的市场传输,是保证交易完成的必要条件。比如现在你可以和全球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几乎是无代价地传输电子化的东西,这个传输就是充分的。理论上你也可以和全球任何一个人交换任何一个非电子化的东西,比如你不用的哑铃,不过考虑到实物传输过程中的种种麻烦,比如海关,包装,递送,估计这个交易发生不了。所以传输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市场规模。如果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能在互联网上不仅仅是能打包电子物品包含的信息(如软件,歌曲,文件)成为电子流,发送电子流,接受电子流,解包电子流还原为信息,我们也能打包实物的生物组成信息或分子(或原子)组成信息成为电子流,同样经过发送接受和解包,在接收方按照组成信息,利用接受方所在地的分子或原子就地还原实物,那将会增加多少交易啊。比如,你今天想去看看美国的约翰,你只需要在电脑前(或者你的智能手机前)按一个按钮,你的信息就通过互联网传到约翰那里了,他接受后,互联网自动使用美国的原子把你还原出来,当然,还原你的时候,要把在中国的你同时杀掉,因为不允许同时存在两个你。当然你不怕不怕不怕啦,因为你的组成信息已经到互联网上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是杀不掉的。这个互联网当然能传送的不仅仅是你,你的不用的哑铃啊什么的,都可以传送,神啊,这会增加多少交易啊。所以说市场规模和运输有关。

5、规则

交换的规则。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才能保证高效率的市场行为,才能有更多的交换行为。比如,不允许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获取对方物品。俗称不许抢劫或不许收取保护费。抢劫或保护费也是一种交换行为,用被抢者的物品交换强盗对被抢者的安全保障。所谓制定规则其实就是市场设计,设计出能保障市场各主体权益的市场制度。规则制定后与执行相结合,通过保障市场各主体利益驱动交易的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规则保证的不完全是最多的交易,还包括了最好的交易。什么叫最好,是一个价值判断。不过这有些扯远了。一切经济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政治问题,而一切政治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呵呵,扯远了,打住。

让我们看看互联网市场

先说需求

互联网市场的需求主体,排除语言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全球的上网用户。严格来说,这些上网用户大部分是pc上网用户。盛大盒子这种pc与电视结合的家庭上网用户,由于政策原因,被封闭了,但如何让更多的人能通过家庭习惯的方式,也就是电视,上网,是全球都在努力的目标,如sony也在做相应的工作,使得可以通过电视观看youtube上的视频。另外一个正在扩张的主体,应该说是移动设备上网用户。移动设备上网用户目前有两个主要的问题没解决,一个是设备,移动的设备,既要保证移动性,有要保证性能,目前还不完善。另一个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资费,覆盖范围等,目前都还不尽如人意。这里说的移动的设备包括笔记本,PDA,Pocket PC,智能手机等。目前的接入方式包括gprs,cdma,wifi,wimax。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目前这个群体的数量还比较小。

互联网市场能满足人的哪些根本需求,好像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扩充,从求知,到娱乐,到衣食住行都在试图解决。

互联网市场满足的根本需求的表现方式和满足需求的手段是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作为网络本身越来越成为象电一样的基础性的东西,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不断与世界这个大市场中的其他事物融合,不断创造新的表现方式。比如,有了互联网,理论上可以拍卖英国的乡村古堡,对外宣称说这个古堡是多少年前,哪个国王或贵族拥有的,在全世界范围进行拍卖,最后这个古堡被一个中国人买走,这个中国人可能真正在古堡里住的日子没几天,显然这基本上满足的是炫耀的需求。还有一个创新的例子是second life,通过游戏社区模拟真实世界。仅仅从现象上看,互联网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地方,从万维网到p2p这种底层协议的创新,到bbs、blog、社区、游戏的应用创新。

互联网上的传输,基本上是零成本。成本是变化的关键因素,成本变了,事物必然发生变化。可电子化的物品,包括信息,歌曲,文章,软件等,单个产品的边际成本及每个产品的传输成本为零,导致新的交换模式的出现。如不出名的歌手,将歌曲公开在网络上免费让更多人下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市场宣传工作,建立知名度,甚至打造品牌,然后利用品牌以其他方式获利。郭德刚也这样做过。

规则。互联网上的规则基本上是自由公开的底层标准以及不受控制的应用发布及创新。这里说的底层是相对于应用来说的底层。更底层的东西,比如物理层等等,也是公开的,但自由程度没那么大,因为需要统一标准才能建立网络。相对于应用的底层标准如ftp、www、p2p等是公开的,可自由使用的,而且可自由添加的。就像当初www这种形式的产生一样,你可以创造一种你认为更有价值的标准,你也可以自由实践你的标准,当你的标准被大家在事实上接受时,你的标准就可以和www等并列为互联网的底层标准了。应用的发布和创新更加不受控制,就像当初blog系统的创造一样,你也可以创造一种从未有过的新东西,或者发布已有的但是属于你的东西,如你的bbs等。这个规则和现实的规则不太一样。当然,也不是perfect。互联网的规则也有他的不完善之处。比如,安全问题,在目前的规则体系里没有得到解决,这导致了黑客现象,以及流氓软件,流氓网站现象的泛滥。信用问题,在目前的规则体系里也没有得到解决,这导致了通过互联网进行涉及货币的交易的不完全。网络服务质量问题,因为互联网是不受控系统,网络传输质量目前还没有办法进行完全的保证,这会影响到应用的使用。前面讲的都是在互联网这个市场上开展业务的规则。市场本身其实还有其他规则,包括市场有谁建立,由谁运营,市场上的业务由谁运营,所有规则由谁监管和维护。就像一个菜市场由开发商建设,可能由某个公司运营,收取摊位费用,任何人可以申请执照在市场中经营一定范围的业务,运营市场公司的市场管理处监管市场内公平交易。互联网这个市场,本身的建立包括各个骨干子网,在中国是chinanet,cmnet等,各自都是国有企业,不知道该算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然后还有各接入网,包括网通、电信的接入网,广电改造有线传输电缆后的接入网,一起其他一些小些的isp。运营这个市场的企业通过面对上网用户的isp和面对网上应用的机器托管等服务收益。除去政策原因,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任何应用。市场的监管,目前从维护市场秩序层面基本为空白。这从流氓软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出现过的某些网络劫持现象可以可以看出来。

那现在可以看看移动互联网市场。

首先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主要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以移动方式接入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上的应用,比如说在手机上访问google或看sina的新闻。第二种,是说接入移动通信网,使用移动通信网上的应用,比如现在的sp,也就是基于短信的信息服务,现在的二维码,基于语音的号码百事通、12580,讨论中的手机电视等。

对于以移动方式接入互联网,这个市场其实是整个互联网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主体包括在互联网市场主体中。

对于移动通信网,这个市场主体自然是全体手机用户,当然也不排除其应用会拓展到其他渠道上的用户,比如固定电话用户,联网pc用户等。

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它满足的需求必定和现在的互联网侧重点会不太一样,因为它受移动终端的影响,受移动场景的影响。

从需求的表现形式和满足手段来讲,两种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和现有的互联网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从传输上讲,主要是资费,上网资费的影响,目前,通过移动方式不论是上互联网还是移动通信网本身,资费都相对较高,影响使用。

最大的不同点,其实是规则的不同。

以移动方式接入互联网这个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和现有的互联网在规则层面本质上的不同并不太多。因为,其中通信网只是接入网,终端其实是开放的自由终端,整个构成和pc作为终端的互联网区别不大。作为移动终端的个性信息,比如说UA,目前由运营商控制(如运营商整顿sp时,取消了对sp的终端UA信息的告知),但实际上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及应用在软件层次加以解决。同样目前移动终端存在的硬件不标准,操作系统不标准等问题,也都可以由操作系统及终端上的其他应用在软件层次上加以解决。相比较基于pc的互联网来说,在技术层面,会多出一个叫终端适配的中间件,解决应用和不同终端间的适配问题。目前errison已经在做这方面工作。至于这个适配是通过操作系统解决,应用软件解决,还是通过一个互联网服务解决,目前应该说是还没有定论。同样在不同的接入手段间的切换,也会是一个用户察觉不到的过程,就象你现在坐在办公室里,一会用你桌面上的网线上网,一会拔了网线,用wifi上网一样,系统自动帮你切换,你除了最初的设置以外,不需要做额外的事情。

移动通信网这个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它的规则和现有的互联网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移动通信网,本身是一个封闭,自有(有通信运营商企业自有),集中控制的系统。基于这个系统的增加底层协议,一般人是没有权力的,也无法操作,只有运营商可以。基于这个系统增加无论是新的应用还是旧的应用,也都是只有运营商可以。换句话说,这个市场上其实只有一个商家,那就是运营商。这个商家建设了这个市场,运营了这个市场,运营了这个市场上的所有业务,并监管(呵呵,也许是信产部)这个市场。

so,其实我们要怎么样的无线互联网市场,一部分是价值观的判断,一部分是利益驱动,作为个人我还是喜欢以移动方式接入的互联网市场。当然了,作为运营商本身具有的市场资源,不允许使用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但关键是如何使用,也就是说移动通信网这个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的规则是怎么样的,这个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sp坑蒙拐骗的事情就会继续以新的版本发生。这个问题不解决,带wifi功能的手机就仍然会禁止在国内上市。这个问题不解决,盛大盒子这种产品就仍然会被禁止。

一些经济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政治问题,一切政治问题归根到底也还是经济问题。

风闻移动要重组,what will happen,我没那个慧眼,呵呵

Leave your comment

Required.

Required. Not published.

If you hav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