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诸多问题或许正是自2000年合并组建以来才开始酝酿,只是种种潜藏的问题直到2009年才悉数爆发出来而已
武大人一直喜欢将自己校门上的6个大字自左向右倒着念出来:“学大汉,武立国”,在朗读声中,武大人会感到一股大气和威武。今年60年国庆庆典上,湖北“凤舞九天”彩车电子屏上还有几秒钟显示了这个校门牌坊,这让很多武大人念念不忘。
但武大人的心情在2009年是注定沉静不下来了。
不光是在媒体曝光的一系列负面新闻让武大人颜面无光,武大人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失落。教育部在今年11月悄然启动“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据悉,有11所名校列入该计划,但武大未被列入。“基础学科堪忧”的想法一度在武大人的心头萦绕。
珞狮北路高架桥工程残局还矗立在武大门口,该工程的些微动静都使得武大人担惊:在这场对外较量中,武大完败是迟早的事。
还让武大人揪心的是,有传言说哲学系著名教授邓晓芒要离开武大到华中科大去。
就在武大今年的116周年校庆前后,生命科学学院西面的广场上新树立了一方大石头,上面刻着顾海良手书“止于至善”4个大字。有武大人猜测:是不是这个地方放个大石头风水好,可以把武大的晦气震一震啊??更有武大人传言:“这么一块破石头花了40万,运费5万……?”
沉沦,这个字眼总会不时出现在武大人的心头。至少在一部分武大人看来,他们的这种沉沦,是从武汉大学十年前的合并、膨胀开始的。
合并
武汉大学的四校合并与“985工程”有关。
1998年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教育部领导提出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主旨的“985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之后在1999年间,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哈工大和中国科技大学也先后进入“985工程”,并获得9亿~14亿元不等的各级经费支持。
这个时期一些重点高校按捺不住了。在湖北省,当时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显然是“985工程”可能的入选者。据多方考证,湖北省有意促使两校合并,以便有更充足理由入选“985工程”。
武大和华工有着血缘关系,武大的校史中写道: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但双方最终由于各种利益问题未能达成一致。
尔后,武大联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同时试图邀请同济医科大学加盟,但医学实力强劲的同济医科大学因为不愿武大人来掌控(原同济医科大学是原武大医学部和同济医学院合并的,在2000年之际,原同济医科大学是由同济分支掌权,他们不愿意看到武大分支掌权。武大前校长刘经南语),所以同济医科大学投奔了华中理工,成为了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0年8月2日,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任心廉、侯杰昌分别任校党委书记和校长。
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也于是年合并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
两校均于2001年2月份同时进入“985工程”。不过两校得到拨款并不同。武汉大学得到教育部拨款4亿元,同时加上湖北省拨款4亿元共计8亿元,而华中科技大学得到教育部3亿元、湖北省3亿元共计6亿元拨款。
合并后的武汉大学囊括了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等11大门类,当年武大有3500余名专任教师,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在今年3月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表示,武大学科更综合,武大的文化理念是比较放得开的,这可能对同济更有利,“他们(原同济医科大学)后来也有点后悔”。
揽才
武大确实为了四校融合付出了不少努力。这从出身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于2003年出任武大校长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在2003年7月22日刘经南接任校长的大会上表示,社会各界对武大寄予厚望,武大要谋划发展。张保庆特别提到武大要加强团结。刘经南也表示,将以提高武大的综合实力为目标,把武大办成中西部最好的大学。
就在同一天,教育部同时决定:陈昭方教授任武大常务副校长。
刘经南在接受《科学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心中有一所理想的大学”。他说,老师应该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不需要为吃喝拉撒等杂事俗事发愁。
刘经南特别提到行政系统庞杂的问题,他说2006年武大行政机构精简了20%。不过他说这是个“螺旋式精简”的过程,即:精简后又膨胀,膨胀后再精简。
2004年12月,武汉大学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国际软件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据称有海内外30多名优秀学者前来应征。这在当时是高等教育界的一条重大新闻。
这次招聘中,武大校友周怀北出任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舒红兵也上任了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但这项大手笔招聘秀并没有延续下去。刘经南表示,2004年和2005年新进人才较多,并且很大一部分是校外的。但是“一个程序玩熟了,就会发现仍有漏洞”。刘经南提及,2007年和2008年的招聘,很多院系就不去努力向全球公开招聘过程,又只聘用本单位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武大隆重请来张在元接任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这一举动是与武大合并和扩招环环相扣的。
武大的城市设计学院(原城市建设学院)是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于2000年12月合并组成。2003年,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又先后并入。这时城市设计学院的建筑专业还没有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武大城市设计学院委书记张龙根曾对媒体解释说,“张在元有个外号叫得奖专业户,学校聘他就是看中他在国际上的一些影响,他的视野也相当开阔。”
时任武大校长的刘经南三请张在元,甚至通过前校长刘道玉来说服张在元回到武大。2005年,张在元作为引进人才回武大出任城市设计学院院长。
至于2009年发生沸沸扬扬的张在元“解聘门”事件,则是后话。
博士学费问题
今天的武汉大学有普通本科生32010人,硕士研究生11659人,博士研究生6904人,而2000年四校合并之初在校学生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仅6000余人。对于这些数字的解读,武大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红波告诉《科学新闻》,武大的本科生并没有扩招太多,甚至还有一些院系还有规模压缩。
但吴红波没有提及武大的研究生规模成倍的增长。对研究生规模扩招甚大这一现象,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旭告诉记者,这个变化正是体现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中“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的指标要求。
但这一比例的变化带来了问题。2009年开始,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都将缴纳学费,然后争取奖学金。据教育部称,这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内容。
现在,博士生的学费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武大的博士生除了极少数能够幸运拿到一等奖学金(既免除学费,还会有生活费)外,大部分都要缴纳8000~16000元的高额学费。他们质疑的是:博士生的课程普遍在第一学年就可以修完,这么高的学费真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
看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博士生的优厚待遇,这些博士生不禁顾影自怜:可怜的博士一边要做学问,一边要想法挣口粮,哪有几个可以安安心心做学问的。
大多数在读博士生面临感情或家庭的压力、论文与毕业的压力以及就业的压力,不止一位武大人呼吁要求武大为所有脱产博士提供全额奖学金,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对于博士生来说“只能是刺激而不是激励”。
这样的博士生学费制度直接影响了哲学系邓晓芒教授的招生。他告诉《科学新闻》,自从改革学费制度以来,他有两年没有招生。“这样的做法没道理,我的科研经费本来就不多。”邓晓芒说。
有人专门为此算过一笔账:如果给每位脱产博士全奖,那多支出的费用大概为每年40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对于一所重点大学不应是巨大负担。有人质疑当年的天价招聘院长一事:花巨资在外面招人,不如拿1/3的钱培养自己的骨干教师,“说到底有点好大喜功”。
几位博士生告诉记者,其所在院系领导曾讨论过博士生的学费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结果。因为“教代会未能解决问题,教授委员会也流于形式”。
加法导致没落?
2005年9月29日的《人民日报》以“从‘貌合神离’到‘政通人和’”来描述武大合并的成功之路,该文章还引用了两院院士李德仁在四校合并当日的预言:“强强合并,优势互补,学科交叉,1+1+1+1>4!”同时,众多媒体发表文章称颂武大四校合并之后的辉煌成就。这个时候,还有武大校友在自得的同时不忘嘲弄一下华中科技大学合并同济医科大学不够成功。
但在各项光鲜的媒体颂词背后,武大校友却有着另外的解读。4年后的2009年,武大潜在的种种问题终于集中爆发出来。
校园枪击案、校领导贪腐案、解聘病重卧榻教授张在元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武大处于媒体和社会关注的风口浪尖。再加上之前一些名师出走武大、教授抄袭论文案等事件,“武大没落”论开始弥漫在整个校园。
在这一危机关口,刘经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个别人的错误不能等同于学校方向上的错误,应该说,武大一直并且应该继续坚定地在原来的道路上前进,不存在什么“交叉路口”;武大现任校长顾海良在11月30日举行的武汉大学116周年校庆上表示,虽然“学校遇到了某些媒体造成的舆论上的麻烦,一时形成了不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但“武汉大学合校近十年来,实现了实质性融合,做到了优势互补,学科特色得到切实增强,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种种迹象表明,武大的诸多困惑正是自2000年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以来才开始酝酿的。顾海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被媒体树为“高校腐败典型”的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常务副书记龙小乐是在1999年至2000年左右,武大兴建校外学生公寓时出现经济问题的。在贪腐案中落马的龙小乐原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职,陈昭方则是从武大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升到常务副校长,在庞大的武大行政系统中,两人的行政历史与武大并校之路并行而来。
与此同时,合并后庞大的武汉大学在一些校友眼中完全成了一个江湖。
失常
“100万年薪招聘,完全是玩游戏;自己人都留不住(还到处挖人)。”1979级入学的武大校友、现武汉市作协副主席田天对记者抱怨武汉大学。
田天是从生物系转到中文系的。他提到,一位生物系同学去援藏5年、吃尽苦头回到武大任教授的时候月薪5千元,而同样是生物系同学,留美后被武大月薪5万元聘回。“他教课没我好,带研究生没我多,干活没我多,但是拿钱是我的十倍,”田天动情地转述了同学的失落情绪。
对于赵林等知名教授出走的消息,在今年3月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刘经南也承认,武大确实要注意人才流失的问题。当年刘经南为了挽留哲学院的赵林教授,“和他谈了五次,他都很感动,最终他还是留在武大任教”。
刘经南在武大上任伊始即在酝酿“教授委员会”制度以推行他的教授治学理念。虽然刘经南称“改革的阻力,应该还是比较弱的”,但根据多方媒体报道以及记者了解的武大学子所言,这里官僚主义盛行,“教授治学”仅剩下了形式。
2008年10月18日,武大文学院举行80周年庆典,常务副校长陈昭方致辞。但有中文系校友指出来,这次盛典,那么多官员、商人被邀请参加,但没有邀请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
方方说,很庆幸自己求学是在刘道玉时代的武大中文系,而不是现在这个充满市侩气、俗不可耐的文学院。“对于武大,我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武大已经烂掉了呀。”
武大学子们则在BBS“珞珈山水”上面纷纷以“武大的落寞令人揪心”“武大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拿什么拯救你,满目疮痍的武大?”等来表达失落情绪。
顾海良若干年前任武大党委书记时期所提出的“三大”(大师、大楼、大爱)和“五学”(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理念,似乎离武汉大学越来越远了。■
“高校从‘少而精’走向了‘多而杂’”
——专访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
“要想发展好一所大学,校长的作用是巨大的。”武大人这句话的潜台词无不涉及武大前校长刘道玉。
上世纪80年代的武汉大学,被誉为中国大学中的深圳,而时任校长刘道玉,则被称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那时候的武大处于中国高教改革的最前沿,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等一系列改革自武大开创新风,同时刘道玉时代的武大人才辈出,如杨小凯、邹恒甫、邓晓芒、易中天等。
自2005年刘道玉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出版之后,他开始解封下台多年的沉默。最近关于刘道玉的新闻,也还是在追记刘道玉在1977年参与促进恢复高考的决策。记者去的当天,12月10日,正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之时。“努力追求不可得,无意追求终究得。”刘道玉认为,我们值得反思的是,大学对于科学精神教育太差了。
科学新闻:如今很多人在质疑,我们的大学究竟是在培养全面的人,还是仅仅在训练工具?
刘道玉: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不能够拿着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校。
一些学校就应该致力于研究高深的学问,要树立学术为终生职业,这样才能产生学术领袖,否则只能跟着别人走路。
而我们现在完全是功利主义的思想。北京大学就应远离媒体,做高深学问,蔡元培当年就说大学是做高深学问的地方。
科学新闻:那对于武大来说,是不是会受到当地浮躁的氛围影响?
刘道玉:这不是问题的本质。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这个问题,这个是大环境,全国都浮躁,中国高教是一个高度发酵的发酵罐。
中国当前整个教育导向是有问题的。我们的高等教育搞了很多工程,以学问为追求的做法却没有人导向,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观念没有人导向,整个导向就是让人们去追求功利。
中国的论文数量现在世界第二,我想这个数字很快就像我们的大学生数量一样世界第一了——却没有顾及其质量。
如今的高教问题就是一刀切,根源就是大一统的领导体制。大学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多层次的。这北大、清华都扩招,就导致了膨胀。现在的大学跟之前比,就是“多而杂”和“少而精”的区别。
科学新闻:听说目前教育部正在作2009年~2020年的教育总规划,其中提到,大学生的毛入学率要在2020年达到40%。
刘道玉:还要发展到2020年,这就说明他们没有吸取教育大跃进的教训,没有一点反思精神。
应该调节教育的结构,不是大学生越多越好,研究生越多越好,社会需要也是多层次的。教育应该在教育层次上下功夫,如今社会上都是万金油的大学生。
周济没有戏,袁贵仁也没有戏,这不是人的问题,是体制问题。袁贵仁也不是新上来的,他的副部长也做了七八年了,有人说要大教育小政府,他说既要大教育也要大政府。显然,要强的教育部就没有强的大学了,因为教育部管得太多了。
现在教育部又提出了“珠峰计划”。教育部对工程计划兴趣大得很,这全是计划经济思维。
科学新闻:北京大学生科院院长饶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姚期智都在进行一些改革,另外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去了深圳要作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刘道玉:我听说过饶毅,姚期智我没有听说过。近些年的大学校长我大都不认识。
今年5月份,朱清时来武汉专门与我会面,谈了3个多小时。我后来知道,他实际上是为了到深圳作调研。
朱校长是一个很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个很优秀的校长,至少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重点大学当中有成就的校长。虽然我此前没有见过他,但是我了解他,他还是比较认真地听取我的意见。
就凭拒绝扩招这一点,他显出很有勇气也有胆识,也很朴实。他现在到深圳去了,我希望能够施展他的才华,能够争取做比较多的改革尝试。
孙滔 《科学新闻》 (09年第24期 封面)
Leav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