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存档:学术交流的新途径
by Yan on 4月 8, 2006
作者:季燕江
北京科技大学 物理系 100083
Email: jyj at sas.ustb.edu.cn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2.5中国大陆许可协议”授权。
在奇迹文库的原文。转载过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开放获取[1](Open Access)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按照Peter Suber的定义[2],我们可以把开放获取解释为:把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或学术文献放到互联网上。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而不需考虑版权和授权的限制,以打破学术交流中的人为壁垒。
学术出版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步出现的,它满足了科学家越来越迫切的学术交流需要,并通过审稿制度提高了交流的效率,使世界上一群人数不多,距离遥远的科学家形成了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紧密社群,并创造出独特的“科学文化”。
随着近代科学研究日益深入,学科越来越被细分为专门化的领域,每个专门的领域都需要自己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越来越高昂的订阅费用使得即便是财力雄厚的大学也没有财力订阅所有需要的学术期刊[3]。
最近10年来,由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传统的出版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传统出版业正面临着消亡或转型的危机。开放获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个学者为什么要出版学术著作,或发表论文,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学术承认,在学术社群内获得首先发现权,而不是象大众畅销书的出版是为了追求销量和“码洋”。所以从这个角度,学术文章不存在“盗版”的概念,文章传播的越快,越广,越有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有利于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工作,增加作者文章的引用率。所以开放获取对作者是有利的。
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论文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传播,但在目前网络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去阅读这些未经同行评议过,水平参差不齐的论文。
一般说来实现开放获取主要有两种途径[4],一种是通过开放获取期刊(OA Journals),被称为“金色道路”(Gold Road)。另一种是通过作者自存档(Author self-archiving),被称为“绿色道路”(Green Road)。
开放获取期刊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的方式,作者向杂志投稿的同时要缴纳800-1500美元的费用,读者则可以免费获取。著名的开放获取出版商有BMC(BioMed Central)[5]和公共图书馆(PLoS)[6]等。作者付费并不意味着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水平会下降,根据ISI的研究,开放获取期刊与非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影响力方面并无本质区别[7]。而PLoS Biology的影响因子更是高达13.9[8],成为生物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
版权方面,开放获取期刊一般采取知识共享组织的Attribution协议[9],如PLoS和BMC期刊都使用CC Attribution协议[10]。这意味着我们只要保留作者署名,即可对这些论文复制、传播、演绎、甚至作商业利用等等。
开放获取出版商可以看作是网络时代的新型出版商,他们不再通过订阅费(主要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支付)获利,转而通过向作者提供出版服务,收取“服务费”而盈利。但采取开放获取出版模型的期刊太少,目前只有大约1600种[11],仅占全部学术期刊的约0.07%,在大多数学术领域实际上并没有高质量的开放获取期刊存在。另外800-1500美元的费用,对第三世界科学家也显得过于昂贵。因此在现阶段,仅仅依靠“金色道路”是无法实现开放获取的。
作者自存档[12]是实现开放获取的另一种途径,作者仍然向传统期刊投稿,但与此同时(之前、或之后)也将自己的论文以电子格式存放在专门的开放获取知识库(open access repositories)中供同行及公众阅读。
最著名的开放获取知识库是arxiv.org[13],这是一个以存放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定量生物学领域内学术论文的电子文库。arxiv.org最初是由理论物理学家Paul Ginsparg于1991年8月16日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建立的高能物理学家交流预印本(preprint)的网络社区[14]。所谓预印本就是向期刊投稿前的已完成的科学论文,物理学家很早就有少量印刷预印本并与同行交流的习惯,而Ginsparg工作的价值是把它们集中、公开地放到互联网上,使每个物理学家都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本来是私人之间流传,只有小圈子精英物理学家才能读到的预印本。有了arxiv.org之后,每个物理学家,特别是来自“第三世界”的物理学家在获取最重要科研情报的方面,不再那么落后了,时差几乎不存在了,而从前这个时间差至少是一年,许多最重要的工作已经被别人做完了,你才知道一年前的进展。
从这个角度arxiv.org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使全世界的物理学研究“一体化”了,不论你是在英国剑桥、波兰克拉考或印度加尔各答,你都将有机会第一时间知道物理学领域最新的进展,并立刻有机会参与进去。而最近物理学在超弦、超导等热门领域的巨大进展,无不与arxiv.org联系在一起。
研究表明在传统期刊上发表的,是否通过作者自存档方式公开自己的研究论文已经成为影响论文影响力的一个因素[15]:
发表在2003年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al Journal)上75%的文章是开放获取的(以预印本形式存放于arxiv.org),这75%的文章获得了90%的引用率。开放获取文章引用率是非开放获取文章引用率的3倍。
发表在2003年核物理学A(Nuclear Physics A),32%的文章通过arxiv.org开放获取,这部分文章获得了总引用率的78%,开放获取文章引用率是非开放获取文章引用率的7.5倍。
即便如此,有调查表明,目前采纳作者自存档方式公开自己论文的作者只有15%,而且主要集中于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作者之所以对作者自存档存在疑虑,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11]:
(1)担心自己的论文放到网络上后,有可能被不适当地利用,如被其他人剽窃,被人用于商业目的等。(2)作者论文是在传统期刊发表(或即将发表)的,因此作者必然还受制于作者与出版商签订的版权转移协议。
根据国外研究者的统计[16],93%的学术期刊允许作者自存档,但传统出版商为保护自己的发行利益常常会倾向于限制论文的开放获取。通常的限制措施有:
只允许预印本的作者自存档,而不允许以论文发表后的格式存档;只允许在作者个人主页或学院主页上存档,而不允许在开放获取知识库中存档;只允许在论文发表半年到一年后存档等等。
因此尽管有高达93%的学术期刊允许某种形式的作者自存档,但各个期刊的版权协议各有不同,而作者并非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版权方面的顾虑和误解会阻碍作者自存档[17]。CC许可协议的出现为解决作者自存档过程中的版权问题提供了灵活、标准的解决框架,如果传统学术期刊也采取某种版本的CC许可协议,则可为更多作者进行作者自存档扫清顾虑和误解。而作者自己也可以在自存档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期望,灵活地定义自己论文的授权方式。
开放获取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或概念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实践的问题[17],需要研究者、公众、研究赞助者、出版商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自存档需要每一位研究者去积极实践,通过实践可以使开放获取这一目标更快地成为现实。物理学是开放获取最成功的领域,物理学家对出版商的典型策略是:“不予理睬”(don’t-ask/don’t-tell)[18],只是不断地把自己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拿出来放在arxiv.org上与同行交流,如果出版商要求他们删除,他们会予以配合。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几十万篇物理学领域的论文被作者自存档[19],而仅有很少的文章被出版商要求从网络上删除。而几乎所有的物理学期刊在如此的压力和现实下,也只得修改自己的版权转移协定,明确规定作者拥有在开放获取知识库中存档的权利。而出版商政策的改变,也并未导致各学术机构削减对期刊的订阅。
参考阅读:
[1] Alma Swan, Open Access,
http://www.jisc.ac.uk/uploaded_documents/JISC-BP-OpenAccess-v1-final.pdf
[2] Peter Suber, Open Access Overview, 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brief.htm
[3] 方晨, 开放获取:解困“学术期刊危机”, http://www.edu.cn/20050929/3154092.shtml
[4] Keith G Jeffery, Open Access: An Introduction,
http://www.ercim.org/publication/Ercim_News/enw64/jeffery.html
[5] BioMed Central(BMC), http://www.biomedcentral.com
[6]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PLoS), http://www.plos.org/
[7]James Pringle, Do Open Access journals have impact?,
http://www.nature.com/nature/focus/accessdebate/19.html
[8] PLoS Biology, http://biology.plos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static&name=information
[9] 开放获取期刊使用的版权协议, http://www.qiji.cn/drupal/node/7998
[1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5/
[11] Richard Poynder, The role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Open Access,
http://www.indicare.org/tiki-read_article.php?articleId=93
[12] Self-Archiving FAQ, http://www.eprints.org/openaccess/self-faq/
[13] arxiv.org, http://www.arxiv.org/
[14] @xxx.lanl.gov, http://library.lanl.gov/cgi-bin/getfile?00285556.pdf
[15] The effect of open access and downloads (‘hits’) on citation impact: a bibliography of studies, http://opcit.eprints.org/oacitation-biblio.html
[16] Journal Policies – Summary Statistics So Far, http://romeo.eprints.org/stats.php
[17] Alma Swan, Aninterview by Richard Poynder,
poynder.blogspot.com/2005/04/roller-coaster-ride.html
[18] Is self-archiving legal?, http://www.eprints.org/openaccess/self-faq/#self-archiving-legal
[19] Alma Swan, Open access self-archiving: An Introduction,
http://eprints.ecs.soton.ac.uk/11006/
Leav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