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圈” 分类下的文章

怎样写一篇论文

by Yan on 4月 23, 2006

btsb 翻译了篇 E. Robert Schulman 的文章: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巨好玩,现实就是这么搞笑地。

我们 (其实就是”我”的意思) 提出了对科学论文的发表过程的研究, 这个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 因为如果我不能在短期内发表更多的论文,我就永远也得不到我的下一个工作。 这个观察和下面这个理论也是相符的, 做出色的研究总是很难, 写出色的论文也很难,如果要有足够让你找到下份工作的论文数就更难了。阅读全文……

量子箫

by Yan on 4月 22, 2006

Phiphy 讲到箫的量子现象,以及量子箫塌缩成经典箫的机制。

另:朝闻道,夕死可乎?以及,我所追求的物理学

汗!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rift in the Blogosphere

by Yan on 4月 17, 2006

这是近一期 Science 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摘要:

Weblogs are a growing global phenomenon with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science policy and communication. A survey of blogs on environmental topics shows that they vary greatly in accuracy, which indicates a need for participation by informed scientists.

univer 在他的 blog 上做了简单评述

星光的相干性

by Yan on 3月 29, 2006

天上的星星应该是非相干光源,那为啥到达地球的星光具有一定相干性?我到现在才理解。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不妨看看这个“抓一把石子扔到池塘里”的类比

比如说,你抓一把石子扔到池塘里。每颗石子单独会激起一个环形的水纹。但由于各个石子的落水时间,落水位置不尽相同,所以近处水纹会非常复杂随意,没什么规律。但是,当这些水纹传播到远处的时候,你会发现有规律多了。环形的波前虽然并不连续,但是每一段还是很平滑的。

ArXiv 的 Trackback 政策

by Yan on 3月 9, 2006

前几天物理 blog 圈里有对 ArXivTrackback 政策的热烈讨论。起因是质疑弦论的 Not Even Wrong 的 Peter Woit 对此的疑问,经过 Sean的评论,引起很大的反响。Jacques Distler 于是出来解释了一下 ArXiv 的 Trackback 政策。对于 Peter Woit 这个事情,简而言之,就是 Peter Woit 不够格,不是一个 active researcher。这自然又会引起一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