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圈” 分类下的文章
《钱江晚报》刊出一个科学 blogger 专题
by Yan on 2月 28, 2006
从李虎军的风讯台得知,星期六的《钱江晚报》刊出一个科学 blogger 专题,介绍了李淼老师,以及两位科学记者新华社张小军和李虎军的blog。
报道中有一句话:
问张小军国外科学家博客多不多,他说还可以。国内科学家开博少的现象,他也注意到了,他说估计是中国人喜欢深思熟虑,怕说错话。
今天在网上找到了两个好网站。一个是我同学Roy推荐的physorg。他在他的blog上说:
一直以来,做研究的时候总有一种闭门造车的感觉:不知道别人怎么干,也不知道别人干了什么,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也不知道可以有那些巨人的肩膀可以站。渐渐 的,通过多一些的接触,发现有的时候,开会和同其他人的交流是很重要的,也许灵感就从这里来。像我老板这样已经经常做referee的牛人呢,更可以在审 稿的时候进水楼台先得月抢先知道别人的研究。今天,意外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就是physorg。上面按照不同的分类,将最近的在各个比较有名的杂志上刊登的科学进展贴了上来。有的文章真的让人感到很震惊,如Standford的人正在制造使用碳纳米管储氢的汽车,如ibm的研究者发现现在的photolithography技术可以让芯片做得更小,如能“走路”的分子……上这个网站的人,大部分也通常上美国物理学会之类的网站,然后我顺带也发现了2005年最棒的25个物理故事。
焰火 Vs 火炮,东方 Vs 西方
by Yan on 2月 15, 2006
jiyanjiang 要么不写,要么一下子写好几篇,而且质量很高。这一篇:焰火 Vs 火炮,东方 Vs 西方,探讨的是“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只用来放焰火,而西方则造出了火炮……”,这个常被人提起的话题。
尹璋琦在【格志】上推荐过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1883年所做的《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其中以火药的例子说明纯科学的重要性。
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
Stephen Hsu,UNIVERSITY OF OREGON 的理论物理副教授很有意思,还记得他写的那篇 Message in the Sky 么?
除了理论物理教授的身份,他还创业,他创立了SafeWeb,2003年卖给了 Symantec。最近,他在 blog 上贴出了个演讲稿: Startups for physicists(小心,3M 大)。
念书念到博士,不一定非要呆在学术圈内的,自己创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特别是现在博士多,职位少。如果能像他那样,白天做教授,晚上打理自己的公司,那是最佳了。
Improbable Research
by Yan on 2月 8, 2006
著名的 Improbable Research 转移到了它自己的网站上,使用 WordPress,呵呵。
Research that makes people LAUGH and then THINK。可能你对它并不了解,但我一提另类诺贝尔奖(或者搞笑诺贝尔奖),不知道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