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King Kong)和物理学
by Yan on 1月 27, 2006
jiyanjiang 趁电影金刚(King Kong)火爆之时,分析了生物跳跃能力的尺寸效应。结果是:随着动物尺寸的加大,可能跳跃的高度呈线性减小。
从比例上说,我们必须承认金刚是个很敦实的家伙,他的体型更类似刚刚学会爬行的小孩。
解释了为什么像大象、鲸这类巨型动物都显得很可爱的原因。:)
BTW:jiyanjiang 近期又有不少很好的文章,去看看吧。
PhysicsWeb报道说,有科学家研究了投掷界外球的物理,发现要想投得又快又远,最佳的角度为 30 度,而不是书本上常说的 45 度。另外,如果投球的时候让它反向旋转,角度略低,球能投出再远几米。:)
让我想起,以前注意到的一个关于打水漂的物理研究。其实这样的研究不难,但很有趣,不过做的人不多。
郭光灿:与量子“纠缠”到底
by Yan on 1月 25, 2006
科技日报有篇郭光灿的采访:郭光灿:与量子“纠缠”到底。
‘量子纠缠’是什么?”
“就像一个母亲和她的女儿,分别居住在中国和美国。在美国的女儿怀孕了,当她生孩子的一瞬间,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不用电话通知,远在中国的母亲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外婆。”
这是郭光灿做科普报告时最常打的一个比喻。“纠缠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性质,两个粒子无论分开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操纵或者作用,必将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态。”
一个物理教授,他的博士后,还有他一个研究生一起穿越校园去吃饭。踩到一个古怪的金属东西,一半埋在地里。他们把它拔出来,抹掉尘土,原来是一个油灯!一个精灵出现了。
“为了感谢你们解救我,我会满足你们每人一个心愿,”精灵说。
那个研究生先说了:“去它妈的物理,我想去热带沙滩,喝着饮料,有美女陪伴。”嗖的一声,他不见了。
接着,那个博士后说话了:“嗯,我已经决定了,我再不想在这个领域混了,这人是包工头 — 我希望能在生物物理方向找到个博士后职位,在一所名大学……”嗖的一声,他也不见了。
2005 年激光领域最大的突破是硅激光,英特尔在年初首先报道了连续波全硅拉曼激光器,作者是 Haisheng Rong。今天才注意到的他获得了Scientific American 50 的Research Leader 奖,更重要的是他也是南开毕业的。
荣海生于南开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德国海德堡大学激光光谱博士学位。1996年加入麻省理工与加州理工学院合作的项目“激光干涉仪”做研究。2000年到硅谷在New Focus做光通讯研究。2002年加入英特尔的硅光研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