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为 “科学2.0” 的文章
亚利桑那大学的 Adrienne J. Gauthier 来做了个有趣的报告:Astronomy in Second Life。她介绍了他们在 Second Life 进行的一些天文学教育及宣传项目,然后以她的 avatar 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些 Second Life 里以天文为主题的地点。
如果对天文以及第二人生感兴趣,她的相关文章可以在这里看到,文章里有那些地点的地址。
她说,把第二人生作为教育与宣传平台,潜力不小,有许多资源有待于移植。特别需要增强的是交互性。现在第二人生上的天文内容多数还只是海报的形式,要真正利用第二人生的优势,更多的交互性必不可少。
snowyowls 最近有个帖子:在blog上发表论文,提到 blog 与学术发表的类似之处,并提出了一些目前用 blog 系统发表论文的一些问题。
同行评审的问题:现有的学术期刊系统中,同行评审制度,只有通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才能够正式发表;而blog系统中没有类似的制度,独立的blogger可以任意发布其文章。一些网络社区也有类似的同行评审制度,比如观鸟记录中心,但进行同行评审的前提是,所有的内容提交者都处于同一个网络社区中,对于散布于世界各个角落的科研论文发布者来说,需要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同行评审。或许可以采取变通的方法,将同行评审从发布环节后撤到收录环节——只有通过了同行评审的论文才能够被专门的搜索引擎收录。
现在有种想法是,取消发表前的同行评审,对文章的评价和过滤在发表后进行,通过类似 digg 的形式,或者类似 pagerank 的算法。
实名的问题:发布科学论文需要发布者实名署名,blog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强制实名的可能性,在一些国家,已经实行了blogger的实名制,但这是在公权力的介入下实现的。科研工作者遍布全世界,显然不可能依靠公权力的介入来实现论文发表系统的实名制,那么依靠什么方式保证实名发表论文,这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发布科学论文需要实名呢?不解。
署名的问题:科研工作通常都是团队工作,现在的学术论文单人署名的几乎已经绝迹,而blog虽然可以支持多人共同编辑一个blog但是却无法支持多人共同署名同一篇文章。或许引入一些wiki系统的元素可以解决署名的问题。
这不是一个问题吧。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by homer on 9月 10, 2007
我总是在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在我的时代定义中,一切芸芸众生不过是某种信息的载体,而这些信息才具有真正的主体意义,而不是我们这些载体.
这个时代已经走到一个境界:那就是载体已经不在适应信息的要求,承载和处理能力已经不在能保证其能传承的完整和持续性.那么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事情:我看莫过于人类的超级进化.而环境变化,能源短缺,疾病,战争,宗教,这些不过是附带的次要的矛盾,解决了人类进化方向.那么这些一并都会解决.或者不再是个棘手的问题.
让我们看一看这些”次要的矛盾”,我们会发现,逐条不是因为人类本身的贪婪,结构的不完善,道德的不完善,个体智慧不足等等人类个体的因素造成的.如果人类能够修正本身这些问题,那么如上问题就不会再是严峻的问题.如果人类不是贪图享乐,那么能源问题也不再是个尖锐的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来等待问题的解决.
就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我们现有了一些什么呢?思来想去,我只发现了:技术!
生物学和工程学的技术已经能让人类拥有一些很强大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经常是不可控制的.一个危险的,绝望的人能够很容易的消灭掉无数的生命—-这是绝对不利于信息承载和延续的.被无辜消灭掉的人当中,可能有关键的信息部分存贮才那里,消灭了意味着不可恢复,而现代技术的存在使这种危险剧增.不过这只不过是技术的附加作用.
另一方面,技术的存在也促使我们有可能促成人类的进化,这是技术本身的作用.事实上,皮下植入芯片,基因药物改良错误的遗传疾病已经是这种努力.可是,我们缺少一个明确的方向,这种无方向,无目的的探索,最大的可能是导致上段所说的结果—-虽然这种结果是我们竭力避免的.
Scifoo Lives On
by Yan on 8月 24, 2007
自然出版社在第二人生有几个小岛,Jean-Claude Bradley 在其中一个小岛上建了一个区域叫 Scifoo Lives On。因为他觉得 Scifoo Camp 2007 时间太短,很多话题都没能讨论,所以他建立这个虚拟世界的会议场所作为 scifoo 的延续。已经安排了三个会议:
Aug 20, 2007 9:00 PT/16:00 GMT, Tools for Open Science
Aug 27, 2007 9:00 PT/16:00 GMT, Medicine and Web 2.0
Sept 4, 2007 9:00 PT/16:00 GMT, Definitions of Open Science
在 Nascent 和 Useful Chemistry 可以看到关于第一个会议情况的报道。
挺好玩的。就是他们为啥放在周一,还是我的上班时间,不然可以去凑热闹。我在第二人生的账号是 Bor Boram。
南京三中将在周日通联国际空间站
by Moses on 8月 22, 2007
通联预定时间:2007年8月26日(周日)北京时间18:44到18:54
通联双方呼号:南京三中(BY4RRR),国际空间站(NA1SS)
通联频率:下行频率-145.80 MHz 上行频率-437.80 MHz (同时在Echolink转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