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为 “WWW” 的文章
《Physics World》十月期上有一篇 arXiv 创建者 Paul Ginsparg 的文章:The global-village pioneers。讲了他个人经历的互联网早期历史,以及它对科学交流已经产生的影响。
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翻译,列一些有趣的细节:
1、他说他 60 年代末,念初中的时候,就接触电脑了(That meant a 100 baud teletype connected to a remote time-sharing system via an acoustically coupled modem, with paper punch tape as a storage medium for programs written in Basic and PL/I. )声耦合调制解调器和穿孔纸带存储,都是偶没见过的。Basic 语言学过,但 PL/I 是什么,就没概念了。
2、他 73 年就开始用 email,盖茨是他同学。
3、他提到 Donald Knuth 1984 推出 TeXbook,这样子学者们可以用 email 来做包含 TeX 公式的交流了。TeX 至今还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科学论文文字处理语言。
4、1991 年,他转到洛斯阿拉莫斯,开始了 xxx.lanl.gov,就是后来的 arXiv.org,最大的论文预印本存放网站。原来 arXiv 比 WWW 还早,刚开始是个 e-mail/FTP 服务器。
5、1992 年, CERN 的 Tim Berners-Lee 给他发了个 email:“Q: do you know the world-wide-web program?” WorldWideWeb.app 诞生了。
6、他说学术期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 Web 2.0 的最早例子。它也是提供某种基本框奖,用户往里存放内容,越是被广泛获取价值越高。确实是这样,学术期刊是学术圈子的一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