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圈” 分类下的文章

Comments to Comments of 月球有自转吗

by mingwang_cisri on 10月 29, 2007

我在初学量子力学的过程中,经典力学根深蒂固的意识常常误导我去想象微观粒子的物理图象。我觉得 lwing 关于尺度的理解是有启发性的。在一个原子内部,电子围绕着核瞎转悠(之所以称之为“瞎”是因为这种运动到目前为止只有统计的解而无动力学精确解);原子在晶场中乱颤(之所以称为“乱”同样是因为这种运动只有数值解而无解析解;一块瓦片漂过水面激起水漂的时候,问题才到了人类可以认知的尺度,人们为这样平凡而精彩的研究喝彩的时候却无法感知瓦片在受到地心引力之外宇宙中所有物体对它的作用,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也许所有人都觉得树上掉下个苹果是一个自然到到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人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假如我们是一个高速运动的电子,也许会看清原子核的面貌,或者我们是一颗行星,也许会感受到恒星的引力。人是那么笨拙和渺小,生活在一个如此狭小的尺度中以致于对尺度外的时空茫然无知且难于想象。

我不懂天体物理,无法判断lwing 的说法对与错。只是觉得动辄以封IP等口吻吓阻似有论霸之嫌,实不利于论坛发展。术业有专攻,外行人对某一专业问题的看法可能浅显甚至荒诞可笑, 这是大部分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其实也并不能说明我们是多么地鲁莽和无知。批评和指正是可取的,而不是无情的嘲笑或藐视。

象ARXIV那样一开始只在一些顶级的物理学家之间交流的平台现在也已经向普通研究者开放了。难道所有在 格致 发表的言论都必须是严格的、科学的吗? 格致 能办成比ARXIV更好的平台吗?? 所有 格致 论坛成员都是某一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吗???

中国有什么好的科学类的维基么

by kava on 10月 26, 2007

r.t.很多国外的同学都说,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喜欢去的就是wiki和一个叫math什么的网站。。。

可是对于咱们来说。。en.wikipedia.org要通过代理,而且对于国内大部分学生/教师/研究员来讲,读全英文的参考资料还是有难度的。

我似乎没有发现中国有哪一个网站提供了这样的服务,所以,当我查关于科学知识的东西时,总是要带上tor,穿过两层代理到wiki上去,有人有兴趣在国内建一个关于科学知识,科学人物,科学史的wiki么?

 

 

邢志忠再次写 blog

by Yan on 10月 21, 2007

邢志忠教授曾经受邀在量子日记网站写 blog,作为 2005 世界物理年的一项活动,后来因某些原因不得不提前结束使命。他是比较早接触 blog 大陆科学家。

他现在在科学网有一个 blog:所谓江湖,新内容还不是很多。

邢志忠和李淼老师的文笔有一拼,也会很好看。

 

格致获德国之声国际网志大赛最佳中文网志提名

by Yan on 10月 21, 2007

收到封信,说格致获德国之声国际网志大赛最佳中文网志提名:

您好!

您的博客从7000多个全球博客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 2007 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的决赛!11月15日德国之声将在柏林公布获奖者。从07年10月22日至11月15日,网友们可以通过大赛官方网 www.thebobs.com 为您的博客投票!欲了解比赛详情也可参见发送给您的德国之声博客大赛新闻发布稿,该文稿将于10月22日向全球媒体公布。

被提名国际奖项的中文博客

连岳的第八大洲
(最佳博客)

黑米公主的播客
(最佳音频播客)

筷子兄弟
(最佳视频播客)

猫耳宝贝
(最佳视频播客)

非常真人
(博客肠-最古怪有趣的博客)

民间
(记者无疆界特别奖)

最佳中文博客提名如下( 按音序排列)

草莓周刊
格致
花花世界-鼠尾草的博客
kaku的博客
连岳的第八大洲
农民工写博
皮赛罗
Drunkpiano的情书
香港独立媒体
周曙光的个人新闻台

非常感谢德国之声的提名,给这个让更多人认识格致的机会。:)

Michael Nielsen 要转变方向

by Yan on 10月 9, 2007

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领域的年轻大牛Michael Nielsen 最近在 blog 上明确说,他将改变方向,专注于开发用于科学协作与出版的新工具。众人都说他很有勇气。我认为不只是勇气而已,他的决定也很有前瞻性。过些年就知道他的决定是否正确了。

他的这个转变也不是突然的。首先,他是位资深科学 blogger,远在众多科学家认识到 blog 的重要意义前就开始了;另外,他着手做一个叫 The Academic Reader 的项目也已经有段时间;前不久,他在 blog 上宣布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科学的未来的书

需要他这样的大牛带头,来推进科学交流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