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络圈” 分类下的文章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blog圈

by zqyin on 1月 17, 2006

网上有关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blog不算很多,但是很多都很有价值。我最早发现的一个关于量子信息的blog是M. Nielsen教授的blog。凡是研究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由M. A. Nielsen 和 I. L. Chuang写的专著《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我从Nielsen教授的blog上面找到了不少好文章。比如“Why are research Skills so Seldom Taught?”,“Recruiting PhD students”,“Principles of Effective Research”。除了这些关于研究方法的文章之外,他还尝试把一些专业方面的笔记发到blog上,我读过这些笔记,清楚易懂,且是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研究中很可能会碰到的,而教科书上又很少讲的知识。尽管Nielsen教授已经有3个月没有写新的日志了,但是他的blog中存档的日志还是很值得我们阅读的。

最伟大物理论文投票结果

by Yan on 1月 17, 2006

CosmicVariance 的最佳物理论文投票结果出来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排第一,狄拉克的《电子的量子理论》第二,爱因斯坦的文章排在第四第五(提名总共也就5篇)。不要质疑它的意义,因为确实实质意义不大,但投票能激发人们的讨论和参与。

提名的都是理论文章,Chad Orzel 想平衡一下,于是在搞一个最伟大的物理实验投票,有兴趣可去参与一下。

Seed 杂志的 Scienceblogs

by Yan on 1月 12, 2006

注意到 Chad Orzel 把它的 Uncertain Principles 搬到了 scienceblogs.com。Scienceblogs 是 Seed 杂志的一个项目,似乎是邀请/雇佣各个领域的学术 bloggers 到他们那儿 blog。有点类似 WEBLOGS, INC. 做的事,不过 Seed 的面窄,只面向科学与文化,与他们的 Seed 杂志配合很好。

Chad Orzel 说 Seed 会给他一点小报酬,很少,但是总比没有强,因为反正他要 blog。重要的是他的 blog 应该会因此有更多曝光率,有 Seed 杂志的影响力做后盾。

研究者 blog 的利弊

by Yan on 1月 11, 2006

一直想写这样一个帖子,谈研究人员(科学家,工程师,高校学生)写 blog 的利与弊。平时我也有意关注别的 blogger 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这里我列出一些看到的(还记得起来的),想到的,希望能通过大家的讨论,,来获得清晰一点的认识。

前几天,李淼谈过 blog 的好处,他是从 blog 读者的角度来说的。读科学 blog,可以让你方便地获取专门信息,就像吃快餐。其实,“快餐”会给人不好的联想,“是不是吃到的也都是垃圾啊?”另外,他以例子说明的好处,也是不少人犹豫要不要 blog 的一个重要因素:别人会通过 blog 了解你在看什么,在做什么,看你 blog 的人潜在的可能是你竞争对手啊!虽然这样想不够开放,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无可厚非。我在这里主要说说 blog 对 blogger 个人的利弊。

在列单子之前,我想说,研究者 blogger 首先是个 blogger,所以一般 blogging 的利弊对研究者 blogger 同样有效。而这里要说的是专门针对研究者 blogger 的。

利:

值得一提

by Yan on 1月 5, 2006

  • 尹璋琦开始写一个系列文章,讲量子信息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要跟着他的帖子进行量子信息扫盲,这样应该是比较有效率的学法。:)
  • 郁的世界线物理科普印象片断。他说:“可惜物理科普中高能物理和宇宙学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领域。也许画鬼容易画人难? 鬼故事确有其独特之处。其实更值得科普的是多彩世界中的丰富现象后的物理。”。很认同。:)